蘇州,千年古城,秋雨霏霏。
錦織街,一如既往的古樸寧靜。青石鋪就的長巷,飄散著古城淡淡煙火,玉春坊就坐落在街道上,這是一座古樸典雅的繡坊,帶著溫厚的江南底蘊。繡坊梁間燕子築的巢還在,木桌上老式花瓶已落滿塵埃。內廳懸掛著“天下第一繡坊”的牌匾格外的引入注目,這是當年慈禧太後壽宴,玉春坊的繡品被朝廷選中,深得慈禧太後喜愛,特賜了這塊牌匾。這也讓玉春坊的繡品家喻戶曉,更讓貌美如花的繡娘沈靈慧成為了蘇杭刺繡界一帶最有代表性的一根針,尤其她那纖細柔美的身材更顯江南女子的婉約。
街前有一條小運河,讓這個煙雨小巷恍如夢境,沈靈慧的養女沈雪馨經常跑到運河邊遊玩。沈雪馨這個秀麗玲瓏的小女孩身世如何,無人可知。隻是突然有一天,出現在了玉春坊的門前,從此以後,她就成了這個繡坊的最小的繡娘。
翠媽見到河邊的沈雪馨,撐著一把油紙傘,蹲在河邊。翠媽趕緊跑向前去:“馨兒,趕緊回去,讓你娘看到你在河邊,又得說你了。”
沈雪馨機靈地傻笑,乖乖地跟著翠媽回屋。繡坊裏的繡娘,大概由十二、三歲到十八、九歲的年紀,時而說說笑笑,時而穿針撥線,給繡坊增添了一絲美感。
沈靈慧身穿一身豔麗的長袍,懷抱琵琶,輕揮玉指,弦音驟起,一時間清澈明亮的曲子傳至院內各個角落。
沈雪馨跟著翠媽到了她的身後,沈靈慧放下琵琶,抱起沈雪馨,和她一起撥動著琴弦。翠媽看到這一幕反而有些傷心,畢竟每天上門提親的也不少,沈靈慧又長得如此的俊秀,為了沈雪馨拒絕了許多位富家公子。沈雪馨在沈靈慧的培養下,棋、詩、書、畫、歌、舞、琴、簫、繡等,小小的年紀,無不工絕。
母女倆剛彈得興起,忽然,一個女人走到了他們麵前,一雙金蓮兒,纖纖盈握,烏油油的發髻,鬆鬆的挽著,身穿一件桃紅的短褂子,寬大的袖子,鑲著三寸寬綠緞子的滾邊兒。這人叫陳蘭芳,彈評戲曲演員,也是沈靈慧的好友。
“整天娘倆膩歪在一起,連繡坊都不顧及了?”
陳蘭芳沒有任何顧忌地坐在了沈靈慧的身邊,臉色有些蒼白,拿出了一根香煙,在石椅上輕磕了幾下,點上火,猛吸了起來,嘴裏吐出濃濃的霧氣,沈靈慧看著她通紅泛紫的嘴唇,讓翠媽陪沈雪馨。
“蘭芳,看起來氣色不太好啊!”
“哪能好啊,整天活的不安穩,不是槍聲就是炮聲。”
“這倒是不怕,炮彈跑不到蘇州城內,再說了,我這裏除了那塊匾,恐怕也沒值錢的玩意兒。”
“你這個手藝可值錢啊!”
陳蘭芳話音剛落,一個繡娘走到沈靈慧的跟前。
“沈掌櫃,給戲班繡的二十件戲袍已經封針了。”
“走,去驗驗貨。”沈靈慧看了一眼陳蘭芳。
“驗哪門子貨,直接送去得了。”陳蘭芳涅滅了煙頭。
“那就派人送過去就行了。”沈靈慧吩咐完繡娘,又對陳蘭芳說,“少抽點煙,別把嗓子毀了,你可是靠嗓子吃飯啊!”
沈靈慧話音剛落,五柳亭傳來沈雪馨與翠媽打鬧的嬉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