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樂鬥士卻通過對一款電話遊戲進行改造,成功的推出了一款圖形MUD遊戲——“笑傲江湖之精忠報國”。
謝文俊前世也接觸過這一款圖形MUD遊戲,在當時所有人都在對文字MUD遊戲津津樂道時能有這樣的遊戲出現無論質量如何,簡直就是不火不行,樂鬥士也成功的從海虹集團那裏獲得1000萬元的風險投資,組建了笑傲江湖網站控股公司,但今世“金庸群俠傳”RPG式網絡遊戲的出現卻改變了這一狀況。
“金庸群俠傳”的內測和“笑傲江湖”同一時間推出,“金庸群俠傳”無論畫麵質量,遊戲內容等各方麵都大大超出了單機遊戲“仙劍奇俠傳”,除了遊戲圖形技術還達不到3D要求,畫麵的華麗性已經是任何一款經典的單機遊戲都無法比擬了,有了“金庸群俠傳”這樣的優秀遊戲,幾乎沒有再去玩簡單的圖形MUD“笑傲江湖”,哪怕“金庸群俠傳”現在僅僅隻是內測,並不是所有玩家都能參與,玩家們也都願意耐心等待,有了肉誰還吃豆腐,“笑傲江湖”在剛開始炒作了一段時間以後便銷聲匿跡了,海虹集團也沒有再給它任何風險投資,謝文俊知道這事以後隻是淡淡一笑,心想自己又把別人的大好財路給阻斷了,前世的“聯眾世界”是這樣,“笑傲江湖”還是這樣。
“金庸群俠傳”RPG式網絡遊戲的出現不僅阻斷了別人本來應有的財路,還整個顛覆了謝文俊今世的網絡遊戲傳統,謝文俊前世網絡遊戲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以引進國外的遊戲為主,國內遊戲製作公司的自行研發是到了後期才逐漸發展起來,而這時候網絡遊戲大國韓國的遊戲製作公司卻在“金庸群俠傳”內測之時與“射雕軟件”科技公司取得了聯係,想代理這款網絡遊戲運營於韓國的服務器上,讓韓國人體驗中國武俠神話的神奇魅力。
除了韓國遊戲製作公司,美國甚至是歐洲的一些大型遊戲製作公司也與“射雕軟件”科技公司取得了聯係,不過他們卻不是要代理這款網絡遊戲,而是想買斷,想把它買過去做研究,以發展他們自己的網絡遊戲,因為“金庸群俠傳”的遊戲製作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不少圖形製作技術他們都還沒有掌握。
這可是一個中國網絡遊戲揚名世界的大好時機,謝文俊願意等“金庸群俠傳”在國內正式運營以後再把代理權賣給韓國的遊戲製作公司,讓他們掛到韓國服務器上運營,不過美國和歐洲的那些遊戲製作公司的買斷要求謝文俊根本理都沒有理會,想代理遊戲運營可以,想買斷拿去做研究那根本就不可能。
遭到拒絕以後那些美國和歐洲的大型遊戲製作公司依然不甘心,說他們不搞買斷了,想爭取“金庸群俠傳”在美國和歐洲的代理權,同時又找了百般借口說什麼東方的武俠遊戲故事背景和他們西方的神話背景差異實在太大,玩家搞不懂,自然也不會有玩的興趣,希望“射雕軟件”能讓他們代理“金庸群俠傳”,不過他們要改一改,把遊戲背景改成西方神話的元素。
謝文俊一聽這種措辭又再度拒絕,遊戲好歹也是皮蓬他們的心血結晶,同時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一款中國國產網絡遊戲,要代理運營可以,除了能把文字翻譯成代理國家的語言,其他任何一項改動都不允許,再說了,前世美國的“魔獸世界”等各種西方神話背景的網絡遊戲在中國運營的時候不照樣也讓中國的玩家們玩得不亦樂乎,他們不照樣能接受西方的神話背景,反過來東方的武俠故事背景又為什麼不能讓藍眼睛黃頭發的玩家們癡迷,隻要遊戲內容和質量一流,東方的武俠故事背景在西方照樣可行。
推廣一款遊戲的意義相比於推廣一種傳統文化來說,那可就小得多了,所以美國和歐洲的遊戲製作公司如果想代理“金庸群俠傳”,謝文俊不僅想把遊戲推廣過去,更想把中國傳統的武俠文化也同時推廣過去,讓那些西方人感覺看看,咱們的降龍十八掌和他們的什麼火什麼焰到底誰厲害。
到了最後,美國和歐洲的那些大型遊戲製作公司還是同意了不做改動代理“金庸群俠傳”,隻不過謝文俊為防止這些家夥玩花樣,得等“金庸群俠傳”在中國正式運營一年以後再把代理權賣給他們,前世“魔獸世界”是怎麼做的,“金庸群俠傳”也學著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反正“金庸群俠傳”的製作技術起碼領先兩三年,到一年以後依然還會是最好的網絡遊戲。(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