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官府便專門製定了無州城西一片閑置的房子,供這些‘義商’歇息。
一入城,盧琪便派薑奎將自家手裏現有的糧食,都送去了府衙進行了交割。
有人問:為什麼不一早就交給官府?
原來,官府並未派出來那麼多的人手,畢竟,派來的人越多,也要消耗掉不少的糧食,還不如就近在災區調配那些也同樣在忍饑挨餓的官兵協助賑災。
況且,官府也知道,這些‘義商’還會源源不斷的提供糧食,自然也會帶不少的安保人員,本著人盡其用的原則,幹脆就由他們各家先管著各家的糧食了。
“六娘子,這是交糧後領的憑證,官府的賑災銀先主要用於向當地鄉紳豪強買糧,咱們的銀子,要等賑災後結算。”
薑奎遞過來一張類似於借據的東西,隻見上麵畫押簽字的,竟然署名蕭炎真。
“蕭是國姓,這個蕭炎真,莫非是此次賑災的負責人,大皇子?”
莫怪盧琪有疑問,季三郎雖然跟她透露了此次賑災的負責人是大皇子,但並未告訴她,大皇子的名字。
平頭老百姓,也不會閑得無聊,去說哪個王爺皇子娘娘的名諱,都是稱呼他們某某皇子、某某娘娘等等。
而盧琪所在的江南道,又離京城甚遠,自是跟這些皇家事,八竿子打不著邊。
老百姓更熱衷於討論:刺史大人家的白菜有沒有長大、縣令大人的小妾屁股圓不圓。
“不錯,正是大皇子。”忽然,門外就傳來了季三郎那有點吊兒郎當的聲音。
人未到聲先至。
盧琪有點無語的看了眼薑奎:看看你都帶的什麼手下,竟然讓人都闖進門了也沒見一聲通報。
隨即揚起笑臉,對著抬腿進門的季三郎笑道:“三哥怎麼來了,一路辛苦,不先好些休息?”
薑奎被一個十來歲的小主子瞥眼怪罪,有點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往盧琪身後一站,充當起背景人。
“我這不是擔心六妹妹不習慣嘛,順便,來給你遞個消息。”
季三郎依舊著了一聲紅衣,在這個流民遍地的災區,顯得有點欠揍。
別人都要餓死了,你還一副生命力爆棚的樣子,招人恨。
不過,他似乎是一點也沒有這方麵的顧慮,進門後,就大馬金刀的在盧琪旁邊跪下,額不,是跪坐下。
“什麼消息?”盧琪問道,順便給他倒了一杯清茶,這是顧家內部特供的。
“賑災隊並不打算在無州停留太久,三日後,就啟程前往河南道。因為,那裏的災情,比之淮南道,更嚴重。”
“更嚴重?”盧琪啞然,也是,淮南地區,往年可是糧食盛產之地。這一次旱災,從未有過記載。
民間有謠言:天子無道,討伐過甚,引來天罰降罪。
意思是,這些年,那位至高無上的君王為了統一山河,引發了太多次戰亂,現在,老天爺都看不過去了,要降罪於他的追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