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結局(1 / 2)

這一日,陛下又留下顧翎說了一炷香的時辰,不知兩人說了什麼,隻知顧翎出來時,一臉的沉重。

陛下這一病,足足有半月有餘,朝堂上早有人坐不住,暗戳戳的提起了立太子之事。

其中兩位的呼聲最高,一是大皇子,乃皇後之子,按位份,理應是太子,名正言順。

可歎他資曆平平也罷,屢屢傳出花邊秘事,實乃不成大統。

於是還有部分大臣推舉二皇子,墨元徹。

這些人乃是墨元徹這麼多年拉攏的一批人,數量不在少數,口口聲聲言說二皇子品德兼顧,確有風範。

其餘皇子年紀尚小,不足為氣候,是以可以競爭太子之位的,也隻有這兩位而已。

前朝風波雲起,後宮也暗流湧動。

越來越嚴禁的守衛,以及大街上巡邏的士兵越來越多,仿佛召告眾人將有大事發生。

這一天終於來了。

除夕夜,正值團圓時刻,絢爛的煙花炸開,耀眼至極。

因著馬上新年,陛下的病情也有了些好轉,宮人也都有些鬆懈,紛紛出門看天上的煙花。

卻沒人注意,有一個火花不偏不倚落入了皇後的坤寧宮。

彼時,大皇子正陪著皇後用團圓飯。

大火燒的速度之快,饒是宮人反應迅速,坤寧宮也燒了大半。

偏巧,那日的煙花屢屢帶著火花砸下來,火勢剛被控製便又燃起。

一直到後半夜,火勢才完全被控製住。

坤寧宮內,宮人死傷無數,而皇後因著為保大皇子的命,被房梁上的木頭重重的砸在後背,當場殞命。

大皇子死裏逃生,臉上卻被燒出一大片,即便有神醫,也留下了大片的疤痕。

據說大皇子當場便瘋魔了,整日抱著皇後的衣物不肯撒手,陛下聽聞此消息,急火攻心,一口鮮血噴出,暈了過去。

至於後來大皇子去了哪裏,便不得知,有人說被陛下關進了行宮,有人說他自盡了,眾說紛紜。

皇後倒台後,身為皇後侄女的玲瓏郡主也沒了好日子過,沒過幾天,便被代理皇後處理後宮事物的貴妃舉薦和親,遠嫁元烈國,聽聞是嫁給年近半百的國主。

隨著大皇子出事,陛下的身體更是一日不如一日。

不得已下,傳了聖旨,立二皇子墨元徹為太子,代替陛下理政。

有人歡喜有人愁。

這一世,墨元徹仍舊爬上了那個位置。

第二年春,陛下駕崩,墨元徹順利繼位,改元慶年。

至此有兩個月餘,即使是墨元徹登基那日,顧清秋也再沒見過墨子淵的身影。

墨元徹登基後,下的第一道聖旨便是選妃。

顧清秋終日惶恐,那墨元徹對於自己屢屢拒絕他懷恨在心,豈能放過這個能夠羞辱自己的機會?

果不其然,聖旨沒多久便傳來,顧家女兒無需選秀,直接進宮。

聖旨下來的那一日,劉英傑正值生產,家中人都在內院等著,隻有顧清秋一人領旨接待。

沒人知道顧清秋是怎麼將那太監送走的,隻有幾個丫鬟看到顧清秋領了聖旨後,便將自己鎖進房內,直到劉英傑產下一子的消息傳來,顧清秋才終於走出了房門。

彼時是傍晚。

第二日,顧清秋依照聖旨上了進宮的馬車,她早早的將頭上的簪子換成了鋒利的金簪,打算若是墨元徹膽敢靠近她,便以命換命。

可顧清秋進宮後,墨元徹隻是將她隨意打發到一個偏僻的宮殿,雖不曾限製她的自由,卻也沒有派宮人照顧她,偌大的宮殿,僅有她一人而已。

連著三日,顧清秋都沒見到過一個人影,對於宮外的消息,更是不得而知。

當夜,顧清秋像往常一樣,自己準備了膳食,隨意的用了幾口便打算早早地歇下。

卻聽聞頭頂上的瓦片傳來異響,是有人在上走動的聲音。

她當即拿起金簪,做足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