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大學初感覺(1 / 2)

莫名的憂傷似乎總是籠罩在少女的心上,如同一片永遠也撥不開的雲翳。教學樓裏一簇簇人流湧進湧出,對於看起來從不孤獨的集體生活,少女的靜默,總是讓自己沉入到一股無法言說,卻又無處不在的孤獨之中。

向往過無數次的大學生活,遠不如憧憬之中的夢幻多彩。青春的熱烈,似乎永遠都停留在軍訓那短短的半個月之中,統一的迷彩服和那烈日下揮汗如雨的記憶,在脫掉迷彩服之後,就如同做了一場熱烈的夢。

這感覺很怪,夏婉常常想。

夏婉並不屬於那種十分惹眼的美,而是有些端莊到嚴肅,卻又純淨到可愛的美。她的出現並不會引起人們的讚歎,但她留給你的印象卻又十分的凸顯。這樣的女孩子並不多見,可能是因為家庭文化的緣故,使她與近旁的姑娘們是那麼的相似,卻又有著本質的區別。

夏婉在結束軍訓以後,就表現出了對大學生活的不適應,這樣的不適應是因為離家緣故;還是因為軍訓之後,對集體生活表現出的差異化不適應,她自己也摸不太清楚。

每次和媽媽打電話,媽媽總會問起她和室友們相處得好不好,她總是舍不得掛掉媽媽的電話,因為一掛掉媽媽的電話,她就找不到人說話了。

除了上課和在廣播站工作的時間之外,夏婉的大部分時間都窩在自習室裏,又或者是賴在自己的小床上。雖然也有高中同學聚會什麼的,但參加過一兩次之後,夏婉也就開始逃避這些看似是懷念,其實是各自尋找慰藉的聚會。雖然也有男生特別來學校看望她,她也會在食堂禮貌地請人家吃頓飯,但大多數情況都是因為夏婉的拒絕,而漸漸地都沒有了聯係。

對於這樣的趨淡,似乎總有一股隱隱的哀愁將自己籠罩。夏婉有時候也希望有個人一起說說話,打發一下時間,但交流的結果往往就是更加的失望。她不太能理解大家熱衷的一些話題,因為她發現自己對集體生活的最大不適應,即是自己根本就不能保持一個特別的立場,或者是堅持某一個比較特別的觀點。於是,煩惱就產生了,要麼就否定自己的觀點,跟著大家一起混觀點;要麼就是因為堅持自己的觀點,被大家孤立掉。

所以時間一久,夏婉就不再參與各種問題的討論了,因為她怕大家說她裝,更怕自己完全被混淆掉,所以寧肯自己默默地固守著一點什麼,才覺得有點精神寄托。

似乎同學朋友們都在害怕孤獨,繼而都在逃避孤獨,並沒有誰能準確地把孤獨闡述出來,又或者是找到一個有效的方法,把孤獨變成默默的喜悅。

聚會上的男同學都在拚命地喝酒,女生們都在沒命地淘街,可恰恰就是這些,讓夏婉覺得很憂傷,因為對於這些粗暴的排遣方法,夏婉每次事後都會感到一種很逼仄的壓抑。似乎大家都變了,變得開始努力去習慣城市的緊張節奏,卻又百無聊賴地打發著時光,變得不再像以前那麼輕鬆明快了。可是,這一切又並沒有什麼不對勁。

雖然在電話裏媽媽也會不經意間問起這些,並告訴她這很正常,可夏婉還是會懷疑起大學生活的意義,是不是完全沒有?又為什麼緊張疲憊的高中時代似乎更值得懷念,眼下的放空自在,倒是讓自己覺得不適應了。又或者大學生活的意義在往昔的同學和身邊的同學之中存在,而隻是自己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