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吳宇森顛覆了傳統的三國,《赤壁》裏,哪一處顛覆成功?
Q:近些年形成的三國熱,四大名著裏似乎是目前最有生命力的著作。三國的魅力在哪?
A:三國的魅力也在於他的宏大敘事,在於他傳統的文化價值取向。雖然寫戰爭,但三分歸晉,最終一統,寄托著勞動人民希望統一、反對戰爭、向往和平的美好願望。另外裏麵的許多人物,比如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作為明君、賢相和良將的化身、忠義的代表,他們身上有中國老百姓所寄托的精神追求,所以能長久活在人民群眾心中。再者,三國內容豐富,內涵深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取向,經商的、軍人、文人各階層的人都能看出別樣的“三國”,所以能經久不衰。
鄧洪衛,生於1972年,江蘇響水人,中國小小說金麻雀獎得主,2005年度中國小說學會上榜作家,已出版小小說集《飛翔的草帽》、《大魚過河》。現謀事於鹽城某銀行。
Q:您還期待《赤壁》的下集嗎?
A:從小說藝術角度講,其實是比不上另外三部的。三國過於寫實,偏重於宏大敘事,對細節、人物挖掘不夠。後人學寫小說技巧,恐怕還是多讀《紅樓》、《水滸》、《西遊》,這三部可以教你怎樣描寫抒情、刻畫人物,還有想像力。但三國裏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有著獨特的曆史觀、價值觀。這是另外三部替代不了的。我更偏愛三國。
Q:您最喜歡三國裏的哪個人物?
A:看完《赤壁(上)》,走出影院,別人問我,怎麼樣?我說,我有一個夢想,也是大家的夢想,就是能看到《赤壁(下)》。那人說,那說明這部戲還是不錯的。我笑了笑說,也不盡然,上集沒有讓我覺得好看,所以,我想看到一個好看的下集。但願《赤壁(下)》能不再有這麼多的罵聲。
Q:吳宇森想講述一個什麼樣的三國?他是否做到了呢?
A:這裏麵沒有我最滿意的角色,如果硬要說,我覺得曹操的塑造還算可以。曹操在大眾的心目中一直是奸雄的形象,而吳宇森給了我們生活化的曹操,他可以跟部將開玩笑,談笑風生,他的眼神裏有一種狡黠,笑得壞壞的,他因為一個女人而發動戰爭,對著一個女人的畫像情意綿綿、朝思暮想,使他走下了政治家的神壇,成為一個血肉豐滿的正常人。當然,這是西方特洛伊戰爭的翻版。但細看看,還是能理解。曆史上的曹操有過許多女人,如劉夫人、丁夫人、卞夫人、鄒氏等,這人喜歡女人,但畢竟是政治家,對女人不應該太鍾情,但一旦看上哪個女人,就什麼也不顧了,比如攻下宛城可以納下降將張繡的嬸子鄒氏,最終因此羞反了張繡。這一點,曹操應該欠考慮。所以,政治家也是人,有點衝動、犯點錯誤也不是沒有可能。《赤壁》裏很多人物都是失敗的,關羽、張飛、小喬、孫尚香,都讓人啼笑皆非,與我們心目中的三國人物相去甚遠,這些人物的變味,使影片的審美品位一落千丈。
以上的一段文字摘自鄧洪衛的小小說《同學》,這篇小說獲得了《小小說選刊》2001—2002年度佳作獎,還被作為範文選入了人教版課標本。
鄧洪衛對三國的喜愛緣自父親,他的父親是一位樸實的小學老師,從記事起,父親就常常對他講一些“三國故事”。五年級的暑假,鄧洪衛用撿廢品攢的錢,買了一本。
許攸跟曹操是老同學。兩人打小趴在一張課桌上念書。有什麼好吃的分著吃,有什麼好玩的一起玩。兩人關係很鐵。許攸喜歡叫曹操“阿瞞”,“阿瞞”是曹操的小名。兩人還經常在一起談論誌向。許攸說,我想做一名太守,治理好一個州郡。曹操說,我想做一名丞相,治理一個國家。曹操便戲稱許攸為太守,曹操還讓許攸叫他丞相。但許攸還是叫他阿瞞。曹操說,你怎麼不叫我丞相呢?許攸很為難地說,我叫你阿瞞已經叫順嘴了,一時改不了口。曹操笑笑說,那你還叫我阿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