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隨波逐流
有一句話說得好:隨流性轉,乃是常人。
“隨流性轉”,正是小人物的一大特點。他們趨附得勢者,遠離失勢者,惟強勢人物馬首是瞻。他們把安全和維持現狀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沒有必須堅守的東西。尤其在強勢人物麵前,他們經常“睜著眼睛說瞎話”。如果某個強勢人物說地球是方的,他便謹慎地表示地球可能是方的,或者某個時候它曾經是方的,或者在一定條件下它將變成方的。如果某個強勢人物說太陽從西邊出來,他便去跟太陽商量:可不可以偶爾從西邊出來一次,給我們老板一點麵子?
“文革”結束後,很多人懺悔說:“我在‘文革’中說了一些違心的話,做了一些違心的事這些違心的話可能是使別人倒大黴的話;這些違心的事可能是使別人遭受痛苦的事。但是,他們能夠懺悔,還算是比較好的,許多人說了違心的話、做了違心的事,還覺得理所當然。因為在當時的形勢下,似乎隻能這麼做。
其實,除非有人用槍頂在腦袋上,說違心的、使他人受到傷害的話才是可以原諒的。否則,大可閉上嘴巴,什麼也不說。為了受到強勢人物的欣賞而隨聲附和,不管自己的話會造成何種影響,這種做法就不值得稱道了。
大人物堅持原則
在大人物眼裏,“原則比千軍萬馬還重要”,他們寧可蒙受重大損失也不會放棄做人做事的原則。
有一家獵頭公司接到一個總經理職位的尋訪任務,經過三周的尋訪,終於找到了一個最有競爭力的人選。此人與他們談得也很融洽,但是他表示了自己的擔心:目前公司非常需要他,如果他離職可能造成現有的項目下馬,許多員工也會因此下崗。但同時作為一個高級管理人員,他又感到許多無奈,董事長的承諾許多都沒有兌現,待遇比原來的外資企業低了許多,控股公司內部又有許多問題。從自身利益考慮實在應該離開這家企業而去獵頭公司的客戶那裏,但是想在海內外找到接替他的人實在太難。於是他將去和留的最終決定權交給獵頭公司,希望他們幫他拿主意。
如果獵頭公司僅從自身利益考慮,當然希望他能到客戶那裏,這樣就可以收到十多萬元的傭金,但這將違背他們的服務原則,違背公司創始人幫人不害人的理想。經過多方考慮他們建議他留下,同時與他的董事長進行了非常恰當的接觸,使其認識到人才流失的後果,人才的處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後來雖然進行了大量的尋訪工作,但終究沒能找到適合客戶的人選。公司向客戶解釋了發生的情況,客戶詢問是哪家公司,他們一直緘口,並將本來約定不退還的獵頭委托金退還給了客戶。
正因為這家獵頭公司堅守原則,才使其不斷發展,沒有因為貪圖小利而損失了公司的前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