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信用不可濫用(1 / 1)

小人物濫用信用

濫用信用,是小人物的通病。為了眼前一點好處,他們不惜損害別人的信任。比如,在小生意人中間,流傳著一種招數:“殺熟”。也就是說,熟人來買東西,要價反而比平常人高。為什麼呢?熟人對自己比較信任,也不好意思討價還價,正好利用熟人這種心理多賺錢。

這種顧前不顧後的心理,並非小生意人才有。雖然表現形式不一樣,實質是一樣的,隻在乎利益,不在乎別人的信任。據說,在美國,中國學生的勤奮和優秀是出了名的,曾經一度是美國各名校最受歡迎的留學生群體。而最近,卻有一些學校和教授聲稱,他們再也不想招收中國學生了。理由很簡單,某些中國學生拿著讀博士的獎學金到了美國,可是,一旦找到工作機會,他們就會馬上申請離開學校,將自己曾經承諾要完成的學位和研究拋在一邊。這種言行不一的做法已經使得美國相當一部分教授對中國學生的誠信產生了懷疑。

在小人物眼裏,信用的價值大概隻相當於某種一次性使用的物品,用過就扔。卻不知道,他們為了一個雞蛋殺掉一隻雞蒙受了多大的損失。

大人物堅持誠信作風

在大人物眼裏,信用是一個珍稀古董,持有時間愈長,保護得愈好,價值愈大;稍有小損,則價值大減。所以,美國大企業家瓊斯說:“絕不要貪圖眼前的利益而敗壞長期的信譽華人首富李嘉誠也說:“一時的損失,將來可以賺回來;但失去信用,就什麼也不能做了世界第二富豪、“股神”巴菲特則說:“你20年積累的好名聲,5分鍾就能失去大人物看到了信用難求易失的特點,所以他們小心翼翼地維護著自己的信用,不敢稍有疏忽。

美國有一家大公司,承諾在30分鍾之內,將客戶訂購的商品送到任何指定地點。有一次,公司的運貨車中途拋錨,眼看不能將客戶訂購的300公斤麵粉按時送達,公司總裁聞訊,當即命令租一架直升飛機,終於將這300公斤麵粉在30分鍾之內送到了客戶公司。有人認為,300公斤麵粉的價錢不及飛機租金的1/10,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但這位總裁說:“飛機給我們送去的不是300公斤麵粉,而是千金難買的信用

這就是大人物的眼光,透過金錢的得失,看到更深遠長久的利益。

敢說“我錯了”

小人物不願說“你是對的”

說“你是對的”,即等於承認“我錯了”,這是小人物很忌諱的事。有時候,他們不知道自己錯了,這倒是可以原諒的。因為每個人都有錯而不知錯的情況。但是,小人物即使明知自己錯了,而別人是對的,他們也不肯坦然承認,寧可費盡口舌,爭辯自己是對的,至少對了一部分,或者錯得有理。

有一位女孩,在一家公司當出納。一天下大雪,路上堵車比較厲害,女孩過了上班時間很久才趕到公司。經理批評道:“昨天不是告訴你,今天有好幾位業務員要從你這裏領款出差嗎,為什麼現在才來?他們都等急了

女孩爭辯道:“下雪,堵車太厲害了

“這不是理由。好幾位同事跟你走的是同一條路,坐的是同一趟車,為什麼他們沒有遲到?”

“但是,我昨晚有點事,睡得晚了一點

誰知女孩越爭辯,經理越惱火。其實,錯了就是錯了,有什麼好爭的呢?即使確有理由,給他人造成的影響也是事實。假如下雪和堵車是遲到的理由,她也有很多不遲到的理由,比如早一點出發,打車,等等。隻要不想遲到,還是可以不遲到的。小人物強調理由,卻忽略了事實,怎麼能受人信任呢?

大人物敢於說“是我錯了”

有一次,唐太宗為了考察下麵的官員是否清廉,悄悄叫人拿了國庫的絹去行賄。有一個管宮門的小官吏不知好歹,接受了一匹。唐太宗立即命人把他抓起來,要嚴加懲處。一位姓裴的官員勸道,這種考察方法不道義,是陷入於法。明明是你叫人去送給他的,反過來又說人家受賄。這不是設計害人嗎?

唐太宗聽了,感到很慚愧,於是召集文武官員,宣布自己的過錯,並鼓勵大家隨時指出自己的過失。

大人物跟常人一樣,存在認知缺陷。有時候,他們也會做錯事,甚至做錯而不知錯,拒絕正確意見。但是,一旦他們發現自己錯了,他們就會承認“你是對的,我錯了”。

二戰時,在莫斯科保衛戰前夕,蘇軍總參謀長朱可夫曾建議“放棄基輔城”,以免遭德軍“合圍”。這是一個很有戰略眼光的建議,但斯大林顧及到國際影響,而且他相信紅軍的作戰能力,否定了朱可夫的建議,還當麵罵他“胡說八道”。不久後,基輔果然遭德軍合圍,守城的紅軍精銳部隊全軍覆沒。這時,斯大林意識到自己錯了,他真誠地對朱可夫說:“你是對的並對朱可夫委以重任。雖然斯大林的錯誤決策使國家蒙受了損失,但他並沒有在錯誤中失去領袖風度。從這點來說,就值得稱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