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廣州才是更合適的出手翡翠原石的地方,因為那裏集中了很多香港的大買家,但是兩人實在是沒有時間去那邊,而且對於那邊,兩人更加的不熟悉,所以就選擇了同樣存在這個市場的京城。
當孔老板開口的時候,兩人相視一笑,都覺得有戲了。
“還有三塊兒,都放在旅館了。”阿傑回答道。
“也是這樣的品質嗎?”孔老板追問道。放在旅館?兩個孩子好大的膽子啊!
“差不多吧!”阿傑漫不經心的說道。
“你開個價,我們全收了。”孔老板拍板了。以他多年賭石、買石的經驗,如果都是這種品質的石頭,出翡翠的可能性幾乎是百分百的。
“孔老板,是這樣的,這些石頭都是我自己挑出來的,可家裏不是很相信我的眼光,說我挑出來的都是磚頭料,所以這一次我就有一個要求,我想賣明料。”阿傑表現的“憤憤”地說道。
這才是“磚頭料”?那他們家裏什麼樣的料子才是好料子啊?孔老板有些咋舌,但是聽到阿傑說要賣“明料”,他又有些猶豫。
這賭石和買明料各有利弊。賭原石,價錢比較低,現在比較好的料子,也不過是幾萬塊一斤,但是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如果是明料,也就是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裏麵的翡翠的石頭,那價錢就會成十倍百倍地往上翻,同樣的,買家基本上不需要承擔什麼樣的風險。以他的想法,是想要用較低的價錢拿下這一批石料,因為在他看來,需要承擔的風險並不大,除了不太確定這兩人手裏捂著還沒有拿出來的三塊原石是不是真的像他們說的那樣好。
看出了孔老板的遲疑,葉子開口道:“孔大哥,要不咱們這樣,這一塊石頭借貴店的工具,咱們把它切了,等出了綠,咱們再商量?”
這也是一個辦法,畢竟單從外表看一塊石頭,沒有人敢打包票,於是,孔老板點了點頭,說:“也行。”
事不宜遲,雙方談定之後,孔老板馬上打電話安排了一輛車,帶著兩人,阿傑背著石頭,來到了市郊的一處不起眼的廠房。
大家都下車之後,孔老板敲了敲門,很快裏麵就有人來幫他們打開了門。
“小軍,甄師傅在不在?”孔老板問著過來開門的一個年輕人。
“在那邊,又在琢磨他的石頭呢。”叫小軍的年輕人指了指廠子一角的一排平房說道。
“好的,我帶這兩個客人過去找甄師傅了,你忙著。”
孔老板帶著葉子和阿傑快速地往平房那邊走。
阿傑和葉子不可避免的偷偷打量著周圍的環境,越往裏走,兩人就越感覺這裏戒備森嚴。他們猜測這裏應該是一處重要的加工作坊,可能是孔老板覺得葉子他們是兩個小孩子,沒有什麼威脅,才這麼輕易的將兩人帶了進來。
很快的,他們到了平房跟前,孔老板敲了敲一間房子的門,不等裏麵有什麼動靜,就推開門進去了。
葉子和阿傑也跟著進去了。
房間裏比較昏暗,隻有正中擺著一個大大的工作台,開著一盞非常亮的白熾燈,一位滿頭花白的老師傅坐在工作台前,擺弄著手裏的一塊大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