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今年的考題肯定跟那塊光幕有關(1 / 1)

一千年前,大昭這土地上的統治者是大兗王朝。但是如今的大昭並不比大兗王朝先進了多少。

多的不過是人口,田畝,還有一些舊製的變革。

初音沒有接話下去了。因為在接下去,就是一段複雜的文明發展史了。

——

時間來到了九月初,大昭王朝三年一度的科舉進士科會試即將開考。

隨著越來越多的舉子們湧入,穎都上下所有的客棧幾乎都滿員了。

這些舉子們來自全國各地,將近三千人。而今年的進士科一次錄取人數是298名,他們考中進士的概率隻有十分之一。

不過舉子們一個個都信心滿滿,寒窗十年苦讀,他們為的就是他日可以金榜題名。

高升客棧位於穎都西城區最繁華的地段。

半個月前,客棧裏的二十多間廂房就已經全部住滿了。

而住在這裏的舉子基本都是官宦家的子弟,他們隨身攜帶了足夠的盤纏,有的還帶著隨從。

此時,十幾位舉子坐在客棧的茶樓裏,正在壓今年會試的考題。

“今年的考題肯定跟那塊光幕有關。”一個叫張柏年的舉子,手拿一把扇子,談笑風生。

“這個大家都知道,關鍵是考官會從哪個點出題。”

舉子們開始猜題了。

他們有的已經參了三四次科舉考試,對考試已經有了足夠的經驗。

不過也有幾個是第一次來穎都考試,二十年華的年輕考生。

其中年紀最小的考生叫司馬進,他今年僅十九歲。

司馬進穿著一身素衣,腰間別了一塊彎月形的羊脂玉。

看起來便是典型的書生打扮。

“聽聞今年的策論是當今皇上出題,那考題必然是考時政。”司馬進淡淡笑道。

“時政?那皇上該不會讓我們寫對那遙遠之國華國的看法和評價吧。”一位考生很直接的說道。

如果能押中題,那麼三天後的科舉考試,他們必能高中進士。

“我記得華國好像是沒有君主的吧,這樣的國家到底是怎麼治理的。”

……

考生們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著,而他們此刻關心的隻有接下來的考試。

——

穎都貢院建於大昭高祖十三年,坐北朝南,大門6楹。往裏有二門五楹、龍門、明智樓、明公堂、內龍門、忠百堂、會經堂、十八房等處。占地範圍:東起貢院東街,西至貢院西街,南起建內大街,北至林楓街,包括貢院頭條、貢院二條、貢院三條在內,共有6000多間考棚。

此時貢院外已經有重兵把守,貢院內有千餘士兵在布置考場,包括打掃貢院衛生,檢查每一間號舍是否合格,檢查考場內有無書籍文字。

另外還有幾百士兵將一桶又一桶的水挑到貢院內,這些水將供給接下來要考試的舉子們。

而另外一邊則有上百位廚子進入考場的火房,這些師傅們將在考試時,為考生們和監考的士兵做吃食。

考子們可以自己帶吃食進入考場,但是一般隻能帶一些點心,比如糕點之類的,而且必須是切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