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看來本王還是小瞧了你(1 / 1)

初音可記得華夏曆史中,就在北宋王朝,有一位文學家、政治家、改革家,名叫王安石,她還背過他寫的課文和詩詞呢。

“王爺,這位王安士是不是進士出身,現在在做通判?”初音好奇地問道。

她坐在走廊的長椅上,一雙腳直接盤著。

“對,林妃怎麼知道?”宸王微微皺眉,眼中掠過一絲疑惑。

初音抿嘴一笑,道::“這個王爺就不用問啦,不過若是王爺找到了這位王安士,還請告知我,我親自拜會。”

初音此刻還真想見見這位大人,看看他是不是就是華夏曆史上的名人。雖然名字不一樣,但初音想可能八九不離十,因為就大昭所在的這個時空曾經出現的一些文學作品,包括四大發明都是華夏曾經出現的,隻是那些作品的作者名字不一樣。

“好,本王答應你。”宸王也沒有追問下去。

“對啦……”

初音這時拿起了一旁的自己寫好的一份諫言書遞到宸王的麵前。

“這是我寫的,王爺可以看一下這些建議是否可行。”

初音今天下午便寫好了這份關於怎麼變革稅法,怎麼增加國庫收入的建議書。

宸王有些意外,墨玉般的眼眸中滿是疑惑。

不過他還是馬上打開了那份諫言書。

一看上麵已經寫了至少幾千字,不過總結是五條諫言:

第一:攤丁入畝,取消人頭稅。

第二:火耗歸公。

第三: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

第四:取消住稅和過稅(即商稅),改征經營增值稅、消費稅、關稅。

第五:新增個人所得稅。

宸王將這些全部看完了,看望之後他幾乎是愣在原地。

這些建議都太大膽了,這與現在的大昭的稅法稅製差別很大。

“林妃是怎麼想到這些的?你們華國是這種稅製嗎?”

初音搖了搖頭,說道:“這些並不全是華國的經驗,也有一些方法曾在華國古代實踐過,證實是非常有效的可以使國庫充盈的辦法。”

初音還記得曆史上的幾次革新,其中北宋年間王安石變法,但是這次變法以失敗告終,原因史書上列了好幾點,但是初音隻記得根本原始是這次變法觸動了大地主大官L階級的利益,也沒有使得底層老百姓獲益,最終無法推行下去。

還有明時期張居正改革,也因為的觸動了大地主階級和豪門貴族的根本利益,最終不久新法就被廢除。

唯一成功的隻有雍正皇帝在位時推行的一些新令,當然這些也觸動了很多利益階層的利益,但是雍正皇帝決策果斷正確、執行雷厲風行,才成功。

所以變法能不能成功,也跟當今的皇上和朝堂上那些重臣們的能力有關係。

“本王會好好看看你寫的諫言。”宸王將這份諫言書收了起來。

然而他突然往前走了兩步,就這麼站在初音的麵前,說道:“看來本王還是小瞧了你。”

初音聳了聳肩。

心想她也小瞧了這個王爺,他看起來謙謙君子,其實內心是特別腹黑的,他對自己的信任度才15%呢,也不知道他防著自己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