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高舉一本奏章,李時從高處走下,伸手拿過,躬身呈遞給宇文星。
蘇格聯絡了十幾名吏部重臣,還有二皇子的鼎力支持,他不相信宇文星看了不為所動。
果然,宇文星看過,“啪”地一聲用力合上奏章,臉色陰沉烏暗。
這時,宰輔魯寧公出列,
“皇上,為臣以為梅政上書,是基於大周的經濟命脈考慮,本意是繁榮大周的國力,並無叛逆勾結之心,臣這有一份聯名請願書,是十裏街的所有店鋪為梅蘇擔保說情所書寫的。同時,為臣也和幾個位官員走訪梅家附近鄰居百姓,他們都反映梅家是忠良詩書世家,並無違逆之舉。”
魯寧公渾圓的眼晴帶著冷厲的光芒,將請願書上呈。
皇後娘娘找他商討過幾次,想救梅家還有梅蘇,必須要打消宇文星心中的顧慮,讓他明白梅家並不是想取而代之。
李時將請願書恭敬地遞給宇文星,上麵除了文字,就是密密麻麻的簽字的手印。
這十裏街的店鋪都願意為梅蘇擔保。
宇文星心中疑慮陡起,梅蘇、梅家都是文人出身,並無帶兵打仗的經曆經驗,如果想覆滅大周,單靠嘴上的口夫,還是有些單薄。
此時,殿外響起急匆匆的腳步聲,一名小太監腳步淩亂地跑了進來,
百官回眸,都看著那名公公。
“啟稟皇上,皇宮外來了許多流民百姓,還有禦林軍,他們都跪在皇宮外,請求皇上放了梅蘇。”
小太監聲音顫抖,他沒有被人矚目的經曆,加上事發突然,他不知道這件事是不是會惹起皇上的不快。
宇文星眼神犀利,凝視著殿下眾人。
禦林軍還有那些流民都來為梅蘇說情,看來梅蘇的在他們心目中是占有一席之位的,
一邊是吏部官員的聯名上書,一邊是請願書,如今還有皇宮外的流民百姓和禦林軍說情,
兩股勢力像大殿中白玉柱上盤繞的巨龍,廝打在一起,令人眼花繚亂。
難道離山預測的有誤?梅家並無反心?
宇文星目光從眾人身上一一掃過,
最後他將目光鎖定在首輔嚴階身上,自梅家之事發生後,嚴階沉默不言,並未發表過意見。
“嚴首輔,梅家之事你如何看?”
嚴階正低頭靜靜的觀察朝堂的局勢,聽見宇文星點他的名字,
嚴階出列,行禮道:“稟皇上,老臣認為梅家世代詩書傳家,梅政雖說在禮部任職,但他身兼翰林編纂之職,心思精力全部用在詩詞歌賦上,臣並未發現他私下結交官員和與外敵有什麼私交。梅蘇在梅林書院求學,學的俱是禮儀文章,一個書生若說他能想辦法救濟流民,老臣認為他心中必定裝著大周的黎民百姓,說梅家有不臣之心,梅蘇引外敵入侵,蠱惑聖心,臣認為不可信。”
嚴階的一番言論有理有據,說得宇文星不駐點頭,站在他旁邊的蘇格則目光陰冷地望著嚴階,
他恨不得咬碎後槽牙,不幫助蘇家也就算了,嚴階反而在皇上麵前說起了梅家的好話,
真是豈有此理!
宇文星深思一會兒,說道:“依你之見,如今梅家之事該如何處理?”
宇文星知道嚴階身為百官之首,他的意見代表大部分官員的看法。
“皇上,梅家之事說大可大,說小可小,天文星象之說自古有之,說以此為百姓農業謀福,也算是功德一件,若是用在權謀私利上,可罔殺了許多冤案。臣認為梅家之事還需從長計議,沒有真憑實據,僅憑離山道長一麵之詞就給梅家定罪,很難讓百姓信服。如今流民和禦林軍都在外麵給梅蘇求情,望皇上三思再定。”
嚴階畢竟在官場多年,把自己的建議說出,並未言明此事該如何處理,有皇上在,他不可逾越了去。
宇文星凝思,首輔不愧是百官之首,說出的話滴水不漏,如果他現在給梅家定罪,那殿外的流民和京城的百姓一定要說他處事不公,離山道長隻是修仙練道之人,探測星象之說用於百姓生產是為大周謀福,真要用在國事上,以嚴階的說話,那是插手了國事。
可若是此事放了梅家,饒過梅蘇,離山所說之事確實成真,等大周全部掌握在梅家人的手裏,任由他們操控,豈不悔之晚矣。
宇文星眼神複雜,他招手李時,
“李公公,你去皇宮外,將那些流民和禦林軍勸退,就說朕不會冤枉梅家的,此事還在追查之中,請他們先回去各安其職,如果再來,朕定不會輕饒。”
李時帶著兩名小公公領命下去。
皇宮外,烏壓壓跪了一片。
葉三帶著烏山屯的百姓,還有他發動的上萬名的流民,今日都聚在了皇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