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嘉寶年暮春,翰林世家梅府

梅蘇靜靜躺在床上,

晨曦的微光,透過折枝海棠的屏風照進屋內,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梨花香。

她來這已經三天了,從迷蒙到漸漸轉醒,

房間古雅的家具,近日穿梭的人影,

這些讓梅蘇明白,自己來到了古代。

簾攏輕挑,一個穿著素雅的清麗婦人走了進來,滿是擔憂的坐在床邊看著她:

“蘇兒,身體好些了嗎?”

身體虛弱,殘留的意念還圍繞著她,這些梅蘇不敢說出口。

她是逝去梅蘇的母親姚氏,魯安侯府嫡女,心地純善,是梅蘇最舍不得的人。

“好多了,母親”

梅蘇盡量不露出端倪,

在沒有辦法回到自己的世界前,她要代替梅蘇繼續活下去。

姚氏並未察覺不同,

公公禮部尚書梅輔臣不久前病逝,“兒子”梅蘇從那之後便昏迷不醒,近幾日才漸漸轉醒,心力交瘁的她這才穩住了心緒。

她低頭打量著梅蘇,清秀俊逸的她昏迷一場,變化很大,平靜的臉上沒有了孱弱,冷靜自若的神態比她這個母親還鎮定。

梅蘇昏迷前曾說過,遭逢此難,她要擔起梅家的擔子,保護家人的周全。

姚氏一想到這,眼眶微紅,梅蘇才剛剛十六歲,從小就是梅家兒郎,承擔梅家獨子的責任。

姚氏陷入深深的沉思,當年生下的孩子陸續夭折,

梅蘇出生後,梅政見是個男嬰,高興之餘,為使孩子平安長大,他和丫環夏荷抱著梅蘇去廣源寺祈福,不料途中遇到流民,在衝撞混亂中,和一個返京的婦人將孩子互相抱錯。

梅政見女嬰清甜可愛,耳後上方有顆紅痣,心生憐愛,便將女嬰抱回府中,如兒子一般教養撫育。

雖然做法有些出奇,可若當初沒有那個決定,如今梅家早已被流放湛西,翰林梅家也就埋沒在了荒蠻之地。

想到此處,姚氏不禁動容。

素有詩書世家之稱的蘇家,為首輔之位,向來與梅家不睦,

這次,在梅家接待西齊使團,西齊二皇子被人暗殺一事上,蘇家大作文章,

吏部左侍郎蘇格,甚至上奏嘉寶帝宇文星,稱是梅家故意為之,借以引發兩國戰亂。

公公梅輔臣當堂辯解,宦官李時也進言稱其中另有隱情,

但迷戀煉丹術的嘉寶帝,聽信了離山道長的讒言,

準備將梅家外放湛西時,幸得首輔嚴階從中美言,

如梅家兒郎明年科舉及第,可免於外放。

梅家算是暫時得以保全。

公公梅輔臣在蘇格的要求下,當朝簽字立約,

回到家中便氣鬱生疾,不久便撒手人寰。

梅蘇昏迷後,官至禮部右侍郎的老爺梅政,整日愁眉不展,

不願梅蘇背負重壓,曾提出放棄科舉,去往湛西,

可毒瘴之氣遍布的湛西,動物尚且不能存活,何況是他們。

如今,梅蘇成了梅家的唯一希望,

至於科舉以後,姚氏想隻能走一步看一步吧。

“蘇兒,參加科考對你而言實屬不易,可.......”

梅蘇抬頭凝望姚氏,三十多歲的婦人,皮膚白皙細膩,保養得宜,眉眼慈愛,臉上的愧疚之情欲言又止。

“母親,我會盡力應對的!”梅蘇安慰著姚氏,不願她為此擔憂。

自從被同行設計墜崖穿到這裏,梅政夫婦對她的疼愛,讓久未感受親情的梅蘇動容。

四書五經在現代她雖有所涉獵,可在古文開花的大周,她懂的那些,隻能算是啟蒙,

身體的執念混合著梅蘇的信念,讓她不得不接受挑戰,根植在梅蘇骨子裏的倔強:困難就是用來被打敗的。

何況現在,她沒有其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