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煉得差不多了,蘇藕兒再把提前買好的調味料按照比例一一放在一個大盆裏。
依照先前的方法開始炒製火鍋底料。
除了麻辣的火鍋料之外,蘇藕兒還買了很多番茄,菌菇,海鮮,雞鴨魚肉,和豬肚豬雜之類的。
她打算以麻辣火鍋為主推產品,另外再選出三種火鍋底料作為一般推薦的產品。
以後再每隔一段時間推出一個新的口味。
海鮮鍋是個不錯的選擇。
瀧灘鎮靠河,所以也有不少水產,螃蟹,河蝦,魚之類的。價格不高,口感鮮美,也容易被大多數人接受。
蘇藕兒把所有食材清洗幹淨,綁好圍裙,開始大展身手。
海鮮鍋的做法很簡單,因為海鮮本來就很清甜,用清水燉煮,加入蔥薑和料酒去腥,再加一點兒鹽就行。
為了給海鮮湯增添特色,蘇藕兒往裏麵加了切成大塊的老豆腐。
軟軟嫩嫩的豆腐吸足湯汁,燉出蜂窩煤狀的小孔,咬一口,湯汁四溢,湯底也異常鮮美。
番茄鍋的做法是先在鍋裏熱油,加入蔥薑蒜煸炒出香味,放入豆瓣醬和少量辣椒炒出紅油。
然後再放入切好的番茄繼續翻炒,直到番茄變得軟爛,裏麵的湯汁全部煮出來,再加入醬油,糖,鹽和少量的醋調味。
喜歡吃甜一點的話可以多加一些糖。
再加入清水煮至沸騰就行了。
菌菇湯其實用的湯底是高湯,用肉湯的味道去吊出菌菇類獨特的山間風味。
除了鹽之外不用加其他任何多餘的調味料,最大程度上保持它天然的鮮美。
菊花火鍋和菌菇湯大同小異。
隻是用菊花替代了鍋底裏麵的菌菇,起到一個清熱降火的作用。
現在也不是菊花盛開的季節了,所以她打算做菌菇湯而不做菊花火鍋。
豬肚雞鍋底做起來比較複雜一點,同時也是最養生的一個鍋底,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鳳凰投胎。
鳳凰就是雞,胎就是指豬肚。
不過,鳳凰大多用來形容宮廷裏的皇後娘娘,免得以後落人口舌,說她大逆不道,還是直接叫豬肚雞好了。
把整雞放進豬肚裏再加入一些滋補的藥材慢慢燉煮。
嚼勁十足的豬肚久煮不爛,包裹著裏麵鮮嫩的雞肉,煮至湯色濃白。
之後再把雞從豬肚裏麵拿出來,雞肉和豬肚切塊再放入湯裏繼續燉煮一刻鍾,美味的豬肚雞就做好了。
用這個來做湯底可謂是相當地奢侈,做起來也麻煩,所以蘇藕兒給它的定價最高。
非但可以喝湯,燙火鍋,還滋補養顏,這個價格雖然貴,但是物有所值。而且也能襯得其他鍋底更便宜。
還有就是酸辣鍋底。
依舊是蔥薑蒜爆香,加入酸菜、木耳、胡蘿卜絲、辣椒、薑絲還有野生的小青桔爆炒出味,再加入清水和嫩豆腐慢慢燉煮。
她一連做了五個湯底,甜的,鹹的,酸的,鮮的一應俱全。
至於那個麻辣鍋底,她特別有信心,上次也給他們吃過了,就沒有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