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蘇氏出品,必是精品(1 / 2)

“這位大哥,能否把你手裏的藕粉借我看看?”蘇藕兒對著一位買好藕粉的男子說道。

那人猶猶豫豫地遞了過來。

拿過筒裝,筒身光潔,接口處用臘封了一圈。胖老板規定購買前不許拆開,拆開就視購買。

蘇藕兒劃掉臘,打開竹筒子,頓時間一股不同於藕粉的澱粉味傳來。用手拈了些白色的粉末放進嘴裏,蘇藕兒立刻發現了不對勁。

蘇藕兒道:“這是紅薯粉,不是藕粉!”

紅薯粉與藕粉的製作方法相差無幾。

紅薯刨成絲,加清水搓出它裏麵的澱粉,撈出來的紅薯絲曬幹還能和到米飯裏當主食。紅薯由纖維組成,而蓮藕裏麵更多的是水分,製作藕粉的過程中水分流失,剩下的殘渣也不多。

因此紅薯粉造價低廉一些。

紅薯粉普通米糧鋪子就有賣,一斤紅薯粉的價格不到二十文,他這一筒頂多裝個半斤,成本十文錢左右。一筒賣五十文,整整番了四倍!

二者用開水化開都是透明的糊狀液體,唯一的區別除了氣味上有些區別之外,紅薯粉泡出來的顏色會偏紅一些,而且,加冷水進去紅薯粉會形成非牛頓流體,藕粉加冷水容易結塊。

蘇藕兒這麼一說,眾人不禁開始懷疑藕粉的真實性來。

有些人還沒付賬索性把東西放回去了,有的直接打開自己手裏的竹筒,看裏麵裝的到底是什麼東西,還有的直接從竹筒裏倒出來些許“藕粉”用開水衝開。

用竹筒裏麵的“藕粉”泡出來的東西確實和胖老板擺出來給人試吃的不一樣!

胖老板臉色極其難看。

“你……你沒有證據,休要胡說!”

蘇藕兒立刻露出一個笑容:“證據嗎?我這就給你!”

說著,她隨機拿出來一個竹筒,倒出一點兒粉末在碗裏,加入適量熱水,邊攪和邊拿給周圍的顧客看:“各位請看,這是竹筒裏倒出來的‘藕粉’,泡出來色澤比那試吃桶裏的藕粉顏色相比偏紅一點。質地也有所不同,大家一看便知。”

竹筒裏的藕粉也有花瓣,蘇藕兒嚐了一下,又酸又澀,和她的花瓣不同。

她的花瓣經過處理再風幹過,裏麵的苦味和澀味消去隻剩下清香,而這裏麵的花瓣沒有處理過,入口還是花瓣原有的苦澀味。

紅薯粉帶有一切薯類本身的氣味,和藕粉不同。

既然胖老板要證據,那她就把證據擺出來讓他們看個明白。

再看那桶裏的藕粉,顏色清亮,口味清甜。

她猜想,大桶裏泡的那一桶藕粉是從她那裏買走的藕粉,衝好以後給顧客們試吃品嚐。而竹筒裏賣的是他偽裝好的紅薯粉。

一筒淨整四十文,兩百多筒賣完,不掙十兩也有個八九兩,就算去掉當初從她這裏買藕粉的一百文,也穩賺不虧。

他賣熱湯麵一碗最多掙一兩文錢,一天下來最多掙個幾十文錢。

利用紅薯粉濫竽充數這種做法,但凡上次買過的人拿回去一泡就會發現其中的貓膩。

所以這個老板應該是想掙完這一筆就收手,拿了銀子再去下一個地方開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