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生死鬥(1)(1 / 3)

這天上午,副市長錢謙主持召開市政府工作會議。年初東州市提出,要創建“績效型”政府,重點在效能和效率上下工夫,改進政府工作,提高辦事效率。這項工作由錢謙主抓。會議除政府各部門一把手參加外,還邀請了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離退休老幹部,意在強化他們的監督作用。錢謙在會議上作了重要報告,明確了創建“績效型”政府的十二點要求,並對近期工作做了部署。

作完報告,會議進入發言階段,按事先安排,發改委等部門要向會議彙報前一階段工作情況。發改委主任正在發言,秘書史小哲走上主席台,悄悄向錢謙遞了一張紙條。錢謙一看,上麵寫了一句話:門外有人聚眾鬧事。錢謙眉頭一皺,衝史小哲離去的背影望了望,默默將紙條撕碎,裝作聚精會神地聽起了會議。又過了十分鍾,台上發言的換成了人事局長,錢謙對此人非常感冒,對他的發言也就非常感冒,他正想著下一階段要給此人找點什麼事,讓他嚐嚐得罪一個常務副市長的滋味,副秘書長唐國文慌慌張張走進來,對著他耳朵講:“外麵形勢不太好,市長您還是出來一下吧。”錢謙看了看唐國文,從他臉上感覺出什麼,一聲不響地拿起水杯,跟著唐國文離開了會議室。

剛出會議室,就聽到外麵傳來的噪雜聲,以及樓道裏慌慌張張來回奔跑的身影。

“怎麼回事?”錢謙問唐國文。

“還是到辦公室說吧,市長。”唐國文麵露難色。

剛進辦公室,唐國文就憋不住地說:“萬家樂超市五十二家連鎖店全都罷工,兩千多職工在外麵上訪。”

“萬家樂,這不是張朋的公司麼,他們上什麼訪?”

“是……是為了小米湯,他們硬說小米湯是公安刑訊逼供逼死的,要求嚴懲凶手。”唐國文吞吐道。

“什麼硬說,以後用詞注意點!”錢謙衝唐國文發了通火,又問:“信訪辦的同誌呢,這種事怎麼提前沒有預警?”去年以來,針對越來越嚴峻的群體上訪態勢,東州市政府製定了一係列舉措,其中就有一條,信訪部門要建立預警係統,多走訪多調查,發現苗頭,立刻上報,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阻止群體上訪,確保市政府工作不受影響。

“這次他們組織得非常嚴密,信訪辦之前沒得到一點消息。”

“嚴密?他們是把工作當酒喝了吧?”信訪辦主任是個酒鬼,以前在重要部門擔任一把手,就因愛喝兩口,老是耽誤事,這才降為信訪辦主任。

唐國文沒有回答,真實情況是,到現在為止,信訪辦主任譚三良還找不見人,手機關機,估計又是喝醉了。兩名副主任一名跟老婆鬧離婚,讓老婆娘家人抓奸抓到了床上,打成重傷,躺在醫院裏。一名倒是在,但他是全東州有名的老好人,常常不站在政府立場上講話,而是幫上訪對象叫不平。剛才唐國文到大門口,見這位老好人又在婆婆媽媽地跟上訪者講好話,氣得他衝兩名保安講:“把他給我拉回來!”這陣,這位五十三歲的老好人正讓唐國文關在辦公室反思呢。

“形勢嚴峻不,其他幾位副市長出麵了沒?”錢謙又問。這兩天政府一把手不在,這邊的工作由他主持。

“家裏現在就有朱副市長,我請示過他,他說直接向您彙報。”

朱副市長叫朱懷璽,省派幹部,來東州前在省委老幹局工作,此人背景神秘,到東州後把誰也不放眼裏,常常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勢,錢謙對此人是敢怒不敢言。時不時地還要用點小手段,討一點朱的好。沒辦法,誰讓他是地方糧票呢。現在官場上就這風氣,沒資曆的怕有資曆的,有資曆的怕有背景的,有背景的怕猜不透背景的。

“好吧,你先出去應付一下,有什麼情況隨時向我報告。”

打發走唐國文,錢謙來到窗前,透過窗戶往外看。大門口的確紮滿了人,用人山人海形容一點不過分。十幾名保安牢牢地護住大門,生怕上訪者湧進來。

錢謙歎一口氣,什麼時候政府變得這麼狼狽了呢,常常為這些上訪者絞盡腦汁,甚至被弄得焦頭爛額。兩年前皮天磊帶著他三百多輛公交車,堵住了政府通向外麵的路,要求政府放開公交營運權,讓民營公司跟國有公司公平競爭,那陣勢,真可謂壯觀,害得他們一幹人隻能在辦公室吃泡麵,三天沒敢出去。現在又換成張朋。

一想張朋,錢謙臉上的表情活泛起來。這些天,有關公安刑訊逼供致死嫌犯的話題在東州吵得沸沸揚揚,各種說辭充斥著他的耳朵。有人認為應該借機整頓公安內部,對公安係統的頑症來一場猛藥猛治。也有人在替公安說話,認為東州黑惡勢力實在過於凶狠,按常規根本治不了它,必須采取嚴厲手段。錢謙甚至聽到了“以黑治黑”這四個字。對這些說法,錢謙始終保持緘默,輕易不談自己觀點。

不能談啊,上麵形勢至今不明朗。截至目前,錢謙還沒有聽到省委高層對東州打黑的態度,就是佟昌興一個人在那裏叫喚,這太不正常了,記得去年西州打黑,西州方麵剛一出拳,省委立刻就亮明了態度,還派省委政法委書記龐海生現場督戰。可這次,龐海生除剛開始做過一次指示外,再也沒了聲音。錢謙最近又聽說,省委內部也是意見不統一,龐海生跟方卓力最近鬥爭很為激烈,兩人近乎水火不容。這一切,如同煙雲,罩得他看不清方向。

辦公室裏徘徊了十幾分鍾,錢謙一咬牙,原又回到會場。會場秩序有點散亂,顯然,與會者已知道門外上訪的消息。錢謙咳嗽一聲,會場很快安靜下來,最後一個發言者來到了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