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曆兆興十一年,皇帝墨修淵薨逝。兄終弟及,傳位於其弟攝政王墨修寒,改國號景成。
墨修寒繼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冊封攝政王妃寧雲清為後。
成為了西秦帝後,自然要住在皇宮之中。這些搬家的瑣事就落在了寧雲清身上。雖然有內務府幫忙,但她也無法省心。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飲食起居的皇宮之中更是如此。加上宮中人員複雜,關係盤根錯節,光是清退數量龐大的宮人就是一項複雜的工作。
糾結了好幾天,內務府才把最新的宮人清單整理好呈了上來。
寧雲清直接讓人在邊上等著,低頭細細看起來。
“怎麼還有這麼多人?”
內務府的人趕緊回道:
“啟奏皇後娘娘,且不說禦膳房和侍衛,宮中的宅院本就多,每個院子的灑掃婆子,伺候婢女都少不了……”
“要那麼多院子幹什麼?”
那人剛想說“主子多”,突然就想到新皇是個潔身自好的主,前前後後也隻有眼前這一位皇後,別說其他嬪妃,就連暖床伺候的婢女都沒有一個。
他覺得皇上繼位之後按慣例是要充盈六宮的。但這話也不好對著眼前這位提。
還沒想好怎麼回答,就聽寧雲清吩咐道:
“你去把皇宮的圖紙拿來。多餘的院落該封的就封,隻留下一些人每日輪流去這些院子打掃即可。”
見內務府這位公公一臉驚訝,寧雲清冷笑著說:
“怎麼?我的話不管用?”
“皇後娘娘恕罪,奴才不敢,奴才不敢啊!隻是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奴才現在就去拿。”
那公公嚇得趕緊行了大禮,才小心地退了出去。
不到一個時辰,寧雲清就大筆一揮,封了三分之二的宮中院落,遣散了四分之三的宮人。
寧雲清也不小氣,直接按照工齡每人發了十兩到百兩不等的遣散費。
不僅是灑掃伺候的人少了,就連禦膳房、漿洗和刺繡的人都少了一大半。
接下來就是在自己要住的院子裏改進馬桶、淋浴和院落。
如此足足折騰了小半個月,一家四口才住進了宮中。
正如內務府那公公所想,登基大典才結束,第二天就有不怕死的在早朝上提充盈後宮的事情。
站在前排的李慎用看死人的眼神瞟了一眼那朝臣,心裏默默給他點了三炷香。
殿上的多數大臣都是一副好奇的表情,畢竟他們也想知道新帝墨修寒的態度。
果然,不等下麵長篇大論的說完,墨修寒就直接打斷了他:
“看來你的心思都沒用到政務上,回家反省吧!”
那朝臣猛地愣住,皇上這話是不是太直接了一點?反應過來之後趕緊跪在地上解釋:
“皇上,微臣也是為江山社稷著想,還請皇上三思……”
墨修寒本想直接把人轟走,轉眼就看到朝臣們躍躍欲試的表情,心下冷哼,說道:
“江山社稷?朕已有兩個兒子,你的意思是他們養不大?還是朕教不好?”
此話一出,不僅是那朝臣嚇得麵色蒼白,就連其他朝臣都嚇得趕緊跪了下去。
“臣不是……臣沒有……臣萬沒有那個意思,隻是,隻是……”
他一著急,竟然結巴起來,“隻是”了半天都沒說出個所以然。
本來嘛,讓皇帝廣納嬪妃一是開枝散葉,二是平衡勢力。後者新帝似乎還不需要,前者雖是大家心知肚明“降低風險”的法子,可說出來卻是大不敬之罪。誰敢說讓皇帝多生幾個,為的是防止夭折、防止教育失敗,多幾個孩子能提升下一代出現明君的幾率?
沒人敢說。至少沒人敢當麵說,在早朝上說。
何況,他們可聽說大皇子不但聰明機敏,性子還沉穩有度,小小年紀就展露出儲君風範。
還聽說,皇後還是攝政王妃的時候曾在西北主政,議事的時候也是一直帶著大皇子的。
想到這裏,不少人才想起來如今的皇後可不是一般的後宮之主,而是實打實參政議政甚至主政的女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