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又稱解試。
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時間定為八月,故又稱秋闈。
凡屬本省生員、貢生、監生經科試合格,均準應試。
榮京的所在地名為順安府,鄉試地點設在榮京東南方的崇文門。
國子監內有一多半的人都要參加這次的鄉試,其中不乏有率性堂的人才,競爭力蠻大的。
初八傍晚,顧允隨蘇玉卿,顧雲聲等人一起來到崇文門準備入場,因來的較晚,隊伍排的挺長的。
等輪到顧允等人時,天都擦黑了。門口有兩名士官搜身。
排到顧允時,她的同窗們都已經進去了,七間她是最後一個。士官剛摸了兩下顧允的腰間,就被藏在裏麵的東西引起了注意,“衣服裏的是什麼?”
顧允配合的將藏在衣服下的錢袋子拿出來,裏麵有幾十兩的碎銀子,她悠悠一笑,“忘記把銀子放家了。”
那士官皺起眉頭,冷聲道,“這東西不能帶進去,我們也不負責保管考生的私有物品,你把這東西處理了再來吧。”
“那既如此,扔了白瞎了,便送給軍士大哥吧。”顧允隨手將錢袋子扔到了那軍士手裏,笑道,“兩位也辛苦了,這點小錢正好給兩位下了職後買點酒喝。”
軍士拎著錢袋子的手頓了頓,重量不輕,少說得有四五十兩了。
原本不想假公濟私的軍士感受到銀子的重量後,猶豫了,這些銀子快趕上他兩個月的俸祿了。
“那便多謝了。”軍士最後還是沒經住誘惑,嗬嗬一笑將銀子揣進了懷裏,笑納了。
“那我可以進去了嗎?”顧允含笑問道。
“還得搜一下,規矩不可破,小公子請擔待。”拿人手短,軍士說話都變得客客氣氣的。
顧允一臉和氣的回道,“這是自然,搜身是你們的職責,也是對我們所有考生的公平負責。”
軍士聽聞頓時眉開眼笑的,“像小公子這般通情達理又懂得包容的人真不多了。”嘴上如此說,手上假模假樣的搜了一遍,便讓開道路說,“可以了,小公子請。”
顧允眉眼帶笑,順利的走進崇文門,然後另有軍士引路,帶她去號房。
這次考試沒有休息處了,所有吃喝拉撒和考試都在號房裏進行。
顧允被送進號房後,門便被上了鎖,她打量著狹窄逼仄的房間,連個窗戶都沒有,被子也沒有,黑漆漆的隻有一支蠟燭,兩塊木板,像個小黑屋一樣。
看來這九天難熬嘍。
淺淺布置了一下睡覺的地方,將外衣脫下鋪在木板上,顧允吹滅了蠟燭便就寢了。
翌日天亮早飯後,考試開始。
第一場為三道四書題目,五言八韻詩一首,經義四首,每道題目答辯字數不能少於三百字,時間為三天。
顧允用了兩天時間來寫,最後一天來精修檢查。
八月十二日為第二場,考五經一道,時間依舊是三天。
八月十五為第三場,考的是五道時務策即結合經學理論,和對時事政務的發表議論或者見解,每道答論字數不少於三千字。
策論題目涉及到了治安,外交,教育,農業,軍事五道。
顧允結合了一些現代思想寫進去,一邊思索著,一邊行文流暢的寫下來。
她答的也並非是把現代那一套管理製度一字不差的全搬過來,而是斟酌再三,貼合這個世界寫出新的觀點。
這場考試,她整整寫了兩天半,一邊斟酌用詞,還要思考整套策論放在古代合不合適,最後半天用來檢查,簡直燒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