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陰陽路:四個醜人(1 / 2)

秦蓁之前心亂如麻,根本沒辦法靜下心來思考。見到李燁,她才如同吃了定心丸,而被冷風一吹,麻木混亂的頭腦徹底清晰起來。

關於先帝、孝王忠和阿蠻的這段前塵往事,她兒時曾聽義父賈偉傑說過,彼時她隻當成故事,今日白莽和淩清影出事,結合自己的身世,她才赫然發現,這件事改變了那麼多人的命運。

嚴格說起來,造成今日局麵的罪魁禍首,乃是先帝。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先帝奪人所愛有錯在先,得到阿蠻後卻不珍惜,又有妒忌心和虛榮心作祟,最後將身邊親近之人,一個個變成了惡魔。

想那李忠當時再不能行人道,也是保家衛國造成的殘疾,即便全世界都知道他不育,也絲毫不影響他忠君愛民、錚錚鐵骨的英雄形象。可先帝為了私欲,不但不念舊情,還恩將仇報將李忠去勢,如此奇恥大辱,是個人都受不了,更何況李忠?故,他要毀掉李家王朝,毀掉李氏江山社稷,以製造各種血案、慘案的方式,讓李家統治下的大唐子民,陷入無休無止的恐懼中。

雙生兒子沒了,額間刺字,被迫更名李魎,李忠恨屋及烏,亦恨透了世間所有雙生子。故,他利用鎮南多年的優勢,豢養人蠱,助尚書府管家父子殺死蔣誌高的雙生兒子,並給屍體灌下水銀,讓他們死後都要成為被詛咒的對象,永世不得超生。他在泄憤,我得不到雙生兒子,便讓世人都失去雙生兒子。

愛而不得,他也恨阿蠻的背叛,恨阿蠻沒有保護好雙生兒子,且替先帝多年隱瞞真相,故,他選擇年輕兄妹、情侶、夫妻,作為獵殺目標,向世人警示,情深義重是糊塗,海誓山盟是玩笑。

他乃赤誠戰場的蓋世英雄,卻被先帝折磨成人不人鬼不鬼的太監,不陰不陽,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故,他鄙視神仙、佛祖,也厭棄鬼魅。他選擇廢棄破廟製造無頭佛祖血案,是在嘲笑佛祖無能;讓紅柳莊百姓堅信羽化成仙,是在譏諷神仙窩囊;利用曼陀羅造夢,則是在挖苦鬼魅的軟弱。

鎮南多年,李忠對南蠻何其熟悉,他擅長飼養陰陽怪蛇和太陽鳥,會用蛇毒、曼陀羅煉丹配藥;遭先帝加害,他熟悉人性的貪戀和懦弱,能輕而易舉尋找到對方弱點,再利用蛇毒、曼陀羅等物掌控人心。

因此,即便他與阿史那古曾經是敵人,還是巧妙利用當年明德帝發動玄武門兵變之機,救下險些死於李燁刀下的阿史那古一命,讓阿史那古如雙生怨一案中管家長子那般,對他感恩戴德、惟命是從,心甘情願成為這場殺戮遊戲的工具。

阿史那古是個頭腦簡單的人,誰救過他,他就做誰的狗,可同時,他也是條財狼,被誰欺負過,他亦刻骨銘心。所以他在先帝與通義王結為異姓兄弟時,憎恨通義王,又因玄武門兵變那致命一刀,對李燁懷恨在心。多年以後,救命恩人李忠稍稍暗示李燁和通義王後人秦蓁乃是一對情侶,他更是興高采烈地主動執行殺戮。

在理清楚這些人物關係後,無頭佛祖血案的殺人動機顯而易見。隻是,這中間存在兩個問題,其一,李忠和阿史那古,是怎麼斷定她秦蓁與李燁情投意合的?

既然獵物限定範圍是年輕夫妻、情侶和兄妹,那她和白莽、白威,李燁和汪柔兒,豈不是更符合條件?相比較她與李燁的關係,對外,汪柔兒才是李燁門當戶對的青梅竹馬,長安城內甚至有傳聞,太尉府汪大小姐,乃李燁未過門的妻。為何李忠能剝開表象窺見實質?

其二,李忠和阿史那古如何會知曉她乃通義王後人?

若說判斷出她與李燁是情侶,乃有人跟蹤,或在他們身邊安插了眼線,那她秦蓁是通義王女兒林蓁這件事,秦蓁自己都是今日方知曉。李忠又是通過什麼渠道,提前獲得消息的?難道說,除了六扇門,通義王舊部中,也混有奸細?

這結論太過於驚駭,秦蓁下意識看了看前麵的李燁。

雙生怨一案凶手暴露出很多特點,譬如心思縝密、滴水不漏,譬如幸災樂禍、落井下石,譬如兩敗俱傷、玉石俱焚。這是個靈魂扭曲,既殘忍,又無欲無求的家夥,他似乎喪失了所有生而為人的秉性,即便仇家早都死光了,即便天下易主、改朝換代,他也要不停歇地殺人,仿佛製造人間悲劇,讓別人活得跟他一樣淒慘,就是他最大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