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景的預產期將近,等不到遷都,在今年剛開春的時候就降生了。
春天,正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也是竹筍發芽的季節。而元景,生的也剛好是女兒。
好像老爹是有預感似的,取的這個名字再合適不過,元竹西。
在滿月酒這天,元景就宣布立她為太子了,有了元景這個女帝在,現在再立個女兒為太子大家也覺得理所應當了。
滿月酒辦的相當熱鬧,舉國上下都喜氣洋洋,四麵八方都有人前來祝賀。
而左烈也親自攜帶厚禮前來祝賀,他的這份厚禮卻是元景沒想到的,以為他最多會帶一些琉璃過來,就是給足了女兒麵子了,沒想到他帶來的竟然是歸降書。
“我回去花了半年的時間,終於說服了全國上下同意歸順魏國,實現了民族統一,也為了讓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他回去後,聽說元夏不僅又造出了幾輛戰車,還發明了威力及猛的大炮,這些武器齊國都是沒有的,他也見識過戰車的威力,自知實力跟魏國已經相差甚遠,開戰隻是徒增死亡。
於是他終於決定像韓國那些直接認輸,百姓跟著魏國,或許還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也減少的百姓受災,生靈塗炭。
元景看了看左烈呈上來的歸降書,心裏很是欣喜,左烈希望的,元景自然也希望。
“來人,給齊王賜座。”元景命令道,立馬就給左烈封了王。
跟韓國一樣,主動歸順的,都會任用原班人馬管理當地的事務,隻是必須得對大魏俯首稱臣聽從安排就行。
“多謝陛下!”左烈朝元景行了禮。
就這樣,因為左烈的識時務帶齊國主動歸降,讓元景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天下大一統的局麵,這也是距世洲大陸最早開創以來的首次統一,大魏王朝也由此展開。
***
實現了大統一後,元景第一時間就跑去了老爹的陵園,把這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告訴他。
“父皇,兒臣知道,這是你的心願,兒臣終於幫你實現了。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把大魏治理得越來越好,希望以後再也不會有戰爭,也不會再有饑餓……”
元景把自己的理想和計劃都在老爹的墓碑前慢慢的跟他訴說著,一說就說了一個下午。元景邊說也在邊理清自己的思路,說出來覺得不妥的地方就立馬改,這一通說下來,反而給自己製定了一個有力的計劃。
她把這都歸結為,老爹在保佑她,才讓她有了那麼多靈感。
老爹和謹惠皇後合葬墓的不遠處就是她母後孝純皇後的墓,她的墓旁邊還有兩個小土包是‘元景’的墓和原主的衣冠塚,這母子三人一生都沒能真正團聚過,死了後終於能團聚了。元景把當初原主養父母送給她的紅腰帶也帶燒給了原主,希望她帶著養父母的祝福來世能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