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洵和楊妄明同時看了看陶慶昭,論察言觀色,他們都比不上陶大人。
朱閣老皺眉,顯然覺得崔玉書不夠資格,但崔玉書是唐一璿的表哥,他剛又惹了皇上不快,這會兒也不好反對。
無人反對,燕雲鏡沉吟片刻,低沉開口:“崔玉書能力雖好,官職卻低了。
陶愛卿,朕任命你為此次賑災的欽差大臣,五品以下官員你可就地免職,由崔玉書從旁協助你處理乾州賑災事宜。”
陶慶昭沒想到皇上如此神來之筆,但也隻能磕頭謝恩:“微臣遵旨。”
唉,唐大人丁憂一年足矣,還不在京城,真是……
陶慶昭忽然靈光一閃,唐大人不會是借著丁憂之名,實際上是‘微服私訪’整個大燕吧?
但轉念一想三年也走不完大燕,就將此想法拋之腦後了。
朱閣老張了張嘴想反對,最終還是保持緘默。
皇上不是先帝,不會像先帝那般被首輔左右,很多忠臣良將都成了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皇上後宮無人,亦無子,又是戰神,意誌之堅定非常人能及,哪能被人掌控。
即使明知道皇上此舉是給崔玉書抬轎子,鋪一條青雲路,朱閣老等人也隻能聽之任之。
翌日,崔玉書接到協助內閣大臣陶閣老賑災的聖旨,驚掉一眾官員的眼球,相熟的官員紛紛道喜,也有官員對他的官路暢通表示羨慕嫉妒。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玉書兄從乾州回來,怕是要升官了吧。”
“即便沒參加過科舉又怎樣,即便剛來京城不足一年又怎樣,誰讓人家有個閣老妹妹呢。”
“別忘了他出自清河崔家,這叫天生好命,有些人是羨慕不來的。”
“……”
同在刑部為官,崔玉書自然也聽到了一些酸言酸語,但那又如何,道不同不相為謀,他明白自己要走什麼路,而他們若還執著於爭權奪勢,隻會逐漸遠離這條路。
就在崔玉書隨同陶慶昭啟程前去乾州賑災的那日,遠在清川縣的唐一璿正在經曆分娩。
唐一璿雙手緊緊抓住床褥,額頭上大汗淋漓,嚐到了什麼叫撕裂般的痛苦。
“夫人,就這樣用力。”
“夫人再用點力,孩子定能平安降生。”
兩個穩婆的聲音傳入耳中,唐一璿都沒有力氣吐槽了,生孩子真的好痛啊,誰生誰知道。
盡管做好了萬全準備,但她一點也不敢大意,憋著一股氣,跟著穩婆的引導使勁。
“已經看到孩子的頭了,夫人加把勁啊!”
“是個小公子,恭喜夫人。”
當聽到嬰兒啼哭的那一刻,唐一璿有一種終於卸貨了的輕鬆感,看了眼孩子後,兩眼一閉暈了過去。
曇九娘一直在產房裏陪著她,知道她是累極了睡了,就讓知書和侍書在裏邊伺候著,她和穩婆一同出了產房。
沈無恙看見她出來便問:“孩子沒抱出來啊?阿妹情況如何?”
曇九娘說:“外邊冷,抱出來受了涼可不好,以後有的是機會看孩子,你急什麼?阿妹挺好的,隻是累得睡著了。”
沈無恙哦了聲:“我也沒急啊……”
曇九娘一個眼神掃過去,沈無恙後麵的話都咽了回去。
一旁的傅笙見狀,轉頭去看淩千詩,見她還沒有回神,以為是被唐一璿生孩子的叫聲給嚇到了,他伸出手覆在她緊握的雙手上:“幸好我們不要孩子,不然我會被你嚇死的。”
傅笙沒想到‘倪歌’竟然是女子,還是唐一駿的親妹妹,難怪燕雲鏡把人看得跟眼珠子似的,重色輕友。
也就是燕雲鏡不在這裏,否則他會跳起來揍他,居然騙了他這麼久!
在傅笙看來,唐一璿的行事太男人了,他一點也沒往她是女人的方麵想過,今晚聽著她慘叫,才有種‘她真是如假包換的女子’的新認知。
就連唐一璿都忍不住慘叫,他覺得換成淩千詩生孩子,他可能會叫得比她還大聲。
還好他們不會生孩子,傅笙慶幸的想。
淩千詩回過神來看著他,齊神醫曾經說過,她的身子很難有孕,能保住她的命已是不易。
雖然傅笙不在乎她能不能生,但她私底下還是找了其他大夫,那些人都說她這輩子都生不了孩子。
聽著他的話,淩千詩眸子裏逐漸浮現一抹笑意,今生能有他相伴左右,已是極幸運的,她實在不必強求太多。
淩千詩抽回手起身走向曇九娘,對她欠身一禮:“沈夫人,今夜辛苦你為表嫂接生,多謝了。”
曇九娘扶起她:“璿璿是我夫君的義妹,那就是我親妹子,我給親妹子接生,無須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