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在爺爺的隱瞞下,悄無聲息的過去了,連周亮都被爸爸媽媽聯合下了封口令,每天的日子照常的過著,放寬心的周亮每天除了跟著姐姐和小馬莉瘋玩,就是在晚上被小姑督促著練字,偶爾也會再沒人的情況下替小姑批改下卷子。
轉眼到了正月十五,過了今天,年就算是過去了,過了中午,媽媽、馬嬸和下午放假的小姑就鑽進了廚房,開始活著麵粉,調著糖餡跟肉餡,奶奶在屋子裏跟著爺爺做著長明燈,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給祖墳燒燒紙,點點長明燈,念叨著給祖宗照亮,保佑著家族興旺,還要念叨著幾句:“有兒墳前一片明,無兒墳前黑洞洞。”今年更是鄭重,連爺爺也要去,過年的事讓爺爺心裏揣揣,總要到老太爺的墳前念叨念叨,才能安心。
因為爺爺也要去,爸爸跟小叔就決定早去早回,畢竟祖墳離著家裏有著十幾裏的路,爺爺雖說常跟人去打漁,身體很好,但這冰天雪地的,一來一回走上三四個小時,也不是鬧著玩的,中午過後,帶著長明燈跟幾捆黃紙,三人推著自行車就出了院門。
屋子裏就剩下三個小孩子,姐姐拉著周亮跟著她們一起下跳棋,這些塑料跳棋,塑料軍旗是年後才出現在縣城市場裏的,是小叔正月十三去送貨才發現並買回來哄小孩的,姐姐跟馬莉對於軍旗沒什麼興趣,倒是跳棋,甚是得到兩個小女生的喜愛。
周亮無力的陪著兩個小姐姐玩著,一邊挪動著棋子,一邊習慣性的計算著每個棋子的步數,每每算好後還要挪動棋子放水,下的是異常辛苦。
終於熬到棋局結束,姐姐為著勝利而歡呼,馬莉對於姐姐的領先而忿忿不平,叫嚷著明天一定重新奪回第一名,今天的五盤棋姐姐拿下三局,馬莉拿下兩局,長時間計算著,引導著兩人下棋的周亮總算是鬆了口氣,被兩個姐姐吵得頭昏腦脹的周亮無力的癱倒在炕上,下幾盤棋,要讓著倆人輪番的拿到第一,真是勞心勞力。
看著天擦黑了,馬嬸跟馬莉墊補了一口後就去了馬爺爺家,她們要在那邊等著送燈的馬叔回來再一起吃團圓席。
天黑透了,爺爺才跟著爸爸、小叔回來,扔下鐵鍁、自行車,三個人進屋直接的上了炕躺下,慢慢的緩著氣
見著爺爺他們回來,這邊也開始往上端著菜,等菜差不多上齊了,爺爺、爸爸跟小叔也緩過勁來了,下了地,先是喝了些米湯,才坐下開始吃飯。
元宵包的不多,主要是糯米不好消化,主食還是米飯,這算是年內最後一頓飯了,也叫團圓飯,過了今天,到了正月十六就算過了年了,一切又回到了平常日子裏。
這頓飯吃的很晚,不過周亮吃的很不爽,一晚上才撈著兩個元宵,一個甜的,一個肉的。再想多吃就不給了,憤怒的周亮跟著桌上的大鵝發泄著脾氣,直到肚子溜圓,碗邊一大堆骨頭才算是出了氣,稍感滿意的下桌溜達消食去了。
其他人,除了姐姐,連小姑都喝起了米酒,具體的喝到幾點周亮不知道,隻知道直到自己睡覺,東屋裏的桌子還沒撤掉。
過了年了,一切照舊,放開了包袱的爺爺又開始跟著一幫老爺爺打起了小麻將,鎮子上新開了一家幼兒園,姐姐跟著馬莉都被送到了裏麵,準備下半年上一年級,本來著媽媽的意思是讓周亮去上幼兒園的小班。結果得到小叔通風報信的周亮在小叔跟小姑的支持下在家庭會議上提議否決這個議案。
依著小姑私下對著小叔說的原話:“開什麼玩笑,叫他去,是老師教他啊,還是他教老師啊。。。”
由於現在還有半年高考的小姑是家人的重中之重,小姑的支持讓家人不得不慎重考慮。最終媽媽妥協,雖然不知道周亮已經開始輔導起小姑來了,但是周亮自學到初中課本的事情家人還是知道的。也就算他去了。
開完家庭會議的周亮,為了表達對於小姑全力支持的感激,親自製定了讓小叔跟小姑全部膛目結舌的方案,按照後世理論,徹底的摒棄了卷子海,從頭開始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的複習數理化,每天針對著不同的知識點,周亮變著法得琢磨著題目,效果很明顯,僅僅過去兩個月,參加高考預考的小姑的分數已經直逼550分的大關,僅僅比全縣第一少了5分,比全省第一少了7分,由此,小姑也成了青山中學眾老師的心頭之寶。擁有了不少特權。
跟著同學何老師交流完學習經驗,獲得校方特許可以自由安排非上課時間,享受著其他學生羨慕的有一點小虛榮的小姑徹底打定了心思,按照周亮叫囂的說法就是,信周亮,上清華。堅定不移的在周亮的安排下,在學海中從狗刨向著自由泳進化。
在過完年後的幾個月期間,小叔找到玻璃廠訂回了穿好孔的玻璃珠,周亮有教會馬嬸一些編織玻璃手鏈,掛件的技巧,青山服飾有限公司算是開啟了一係列新產品。而且在得到周亮授意的小叔跟馬叔、爺爺等人的公司決策人詳談後,徹底放棄了把馬嬸手下集中起來,開工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