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靈山縣,藍星。
縣委書記的辦公室裏,突然響起了一陣電話鈴聲。
傅康接過話筒,隻聽對麵的聲音道:
“傅縣長,我是軍區轉業安置辦公室的王主任,我們這裏有十五位轉業軍人需要到你縣安置,請您協助安排。”
傅康歎息一聲,這個消息的到來,無疑讓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近幾年來,縣裏的國有企業紛紛倒閉,下崗職工的數量不斷增加,縣內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
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安置十五名退伍軍人,這對於靈山縣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一閉上眼睛,他的腦海裏就浮現出縣棉紡廠的情形,裏麵門可羅雀,寥寥無幾的工人個個都垂頭喪氣,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
工廠門口掛著一條橫幅,上麵寫著“暫停生產”四個大字。
要知道,那可是靈山縣曾經效益最好的棉紡廠!
連棉紡廠都是這樣,縣裏其他的企業,簡直就不消提了。
麵對市場經濟的浪潮,縣內所有人都是一籌莫展,隻能摸著石頭過河。
秘書韓遠坐在旁邊,見到傅康壓力重重的樣子,心中一陣酸楚。怎麼就這麼難呢?
旁人隻知道傅康年少有為,能力超群,卻沒有人想到,他為這個成就,付出了多少努力。
掛了電話,傅康揉了揉眉心,像是說給韓遠聽,又像是自言自語:“這一次,又有15名退伍軍人需要安置。”
韓元點了點頭,將這件事記錄在本子上,問道:“縣長,這件事確實很棘手,您有什麼打算嗎?”
隨著高考重啟,無數知識青年紛紛回城。
靈山縣隻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小縣城,又能提供多少就業崗位?
這要是放在以前,倒也沒什麼,可現在,隨著市場的逐步開放,靈山縣內的企業麵對市裏、甚至省裏優秀企業的競爭,沒有任何競爭優勢,隻能任人宰割。
傅康搖了搖頭,沉聲道:“暫時沒有,不過,在安置這批軍人之前,我打算再對縣裏的企業進行一次全麵的摸底,了解一下哪裏還有空缺崗位。”
沉吟片刻,他堅定地說道:“我們的處境固然艱難,但無論如何,也不能寒了這些保家衛國戰士們的心。”
韓元看著縣長,眼底流露出一絲同情,靈山縣的那幾家企業,誰能不知道情況?
他心裏這麼想,嘴上卻不能不這麼說:“好的,縣長。事情緊急,不如我們明天就去調研。看看哪些企業需要招人,以及是否有對於轉業軍人的需求。”
傅康歎了口氣:“實在不行,就把他們安置在機關裏吧。”
靈山縣的機關,大部分都是超編的,現在進來,肯定是沒有編製的。
退一步講,就算是有編製,又能怎麼樣?也就拿個基本工資,勉強混個溫飽罷了。
他實在是不忍心,看著這些軍人陷入如此境地。
想到縣裏的財政狀況,他就頭大。
從上任到現在,他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解決拖欠工資這件事上。
他也想過用招商引資的辦法來拉動經濟,甚至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想要完成轉型,並非一朝一夕之事。
現在的情況,明顯就是時間不等人。
……
楚秀玲匆匆走進廠長休息室,發現自己的父親楚可法,此刻正坐在沙發上,一邊喝著茶,一邊看著報紙。
見此情景,她又是好氣,又是好笑,這人還真是一逮著機會就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