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馬到了午門前,上麵的騎士紛紛下麵,走在前麵的是一個高大威猛的武將,一身黑衣黑甲,好像傳說中的猛張飛,此人正是新任薊國公,薊鎮總兵賀世賢。
緊挨著他,是一個長須飄飄,滿臉風塵的老者,同樣是衣甲鮮明,一身書卷氣。有認識他的都驚叫出來,此人乃是世襲魏國公徐弘基。
魏國公和定國公都是開國名將徐達的後人,隻是在靖難之役的時候,徐家一支倒向了朱老四,一支跟隨朱允炆。
兩頭下注,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徐家人早就學會了這種智慧。隻是湊巧兩個籃子的雞蛋都孵出了小雞,而且不止變成了雞,還飛上枝頭成了鳳凰。
一門兩公,分別守著南北兩京,這份榮耀簡直是大明頭一份兒!
這種關頭,魏國公徐弘基和賀世賢一同出現,簡直讓人摸不清頭腦,一個是安東王係的大將,一個是世襲勳貴,還一南一北,他們怎麼尿到一起了?至於說是巧合,那就隻能嗬嗬了。
在兩位國公的後麵,還有兩個人,大家也都看得不明所以,一個人是漕運總督黃子喬,一個人薊遼總督侯恂!
他們比起大多數官員,隻能算是小輩兒,早些年好像都在遼東幹過,後來回京之後,就平步青雲,不知怎麼弄得,稀裏糊塗都成了封疆大吏,不少人心裏還在畫問號。
可是此時見到他們,有些機敏的都嗅出了味道。這年頭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人家能高升,看來是背後有人啊……
正在眾人趕上來打招呼的時候,又有一頂八抬大轎飛奔而至。簾子撩開,安東王張恪從裏麵不緊不慢地走了出來,見到滿朝文武之後,滿臉笑容,和諸位打招呼。
張恪突然冒出來,更讓大家夥吃驚不已。
原來就在崇禎正式登基那天,就下旨讓兵部籌備西南平叛的軍需糧草,本來這是一招不錯的緩兵之計,誰都知道戶部是空的,這一籌備沒有三兩個月是別想做到。大家都以為張恪能坐鎮京城的時候,突然宮裏又傳出一道旨意,讓張恪去監修天啟的皇陵,一下子又把這位安東王趕出了京城。
可是今天他怎麼又冒了出來?在場的眾文武隱隱分成三塊,最大的一塊是大學士黃立極,兵部尚書田吉,寧國公魏良卿等人的閹黨,另一大塊則是首輔魏廣微,戶部尚書畢自嚴,吏科都給事中宋權。
在兩夥人中間,則是刑部尚書洪敷敎,加上幾個主事和禦史,隱隱作為中間力量。
張恪一出現,洪敷敎領著人先過來問候,沒說幾句話,張恪就帶著大家夥,走到了魏廣微麵前。
“元輔,這些日子辛苦了。”
魏廣微在看到張恪的一瞬間,一塊大石頭落地,笑道:“老夫還以為王爺不來了呢?”
“嗬嗬,元輔這是在責怪小王啊,我不光要來,還帶來兩位國公,兩位總督。”
說話之間,賀世賢和徐弘基都過來打招呼,自動站在了魏廣微和張恪身後。
午門前的眾文武霎時間就傻眼了,魏忠賢一黨人人臉色鐵青,他們已經看得出來,張恪一邊的實力已經隱隱壓過了他們,正在思索著怎麼應付的時候,午門緩緩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