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沒事,我就回來了,畢竟現在你最重要。”易卿承攙著顧圓圓落座,突然想起什麼喚下人拿來一包東西,笑容滿麵的說,“瞧我給你買了啥,你最愛吃的山楂糕。”
“哇,你是不是會讀心術,怎麼知道剛才我就想吃這個?”顧圓圓驚喜的問,迫不及待的拿起一塊,酸酸甜甜果然開胃。
不過這麼一來,她轉而懷疑易卿承很可能連翰林院都沒去,直接去芳味齋買糕點了。
“你喜歡就好,多吃點,吃完我再給你買。”易卿承動作輕柔的將她掉落的幾縷發絲挽到耳後,眼底的愛意濃的快要溢出來。
*
曾經他以為這輩子會孤獨終老,畢竟除了念書外,他生活中沒有別的樂趣,對其他事物也從不關心。
因為從小就被眾人打上孤兒寡母的標簽,所以從懂事起他就知道自己跟村裏別的人家是不同的。
雖然都是窮,但別的孩子有爹,苦中起碼可以作樂,他卻沒有。
他隻有嚴厲的娘親和每日背不完的書。
眾人都說他性子清冷,待人疏離,同齡孩子都不願和他玩耍,好在易卿承不在乎。
也沒法在乎,因為他一天天的時間早就被念書背書所占據。
娘親從小就告訴他,今後他是要考仕途當大官的人,因為他爹爹就是個有才華的人。
易卿承對他爹倒沒什麼記憶,但從娘親的描述中,感覺他是位儒雅有學識的文人,有些憧憬。
隨著一天天的長大,少年時的他越發沉悶,哪怕是跟娘親一天都說不上幾句話。
因為每每剛想開口時,易氏總會念叨考功名的事,即使手裏忙著做手帕香囊補貼家用,嘴上也不忘提點他要好好念書,為易家爭口氣。
那時的他對娘親有些埋怨,但看到她低三下四的去娘家哀求舅舅借銀兩,好不容易拿到幾個銅板第一件事就是去鎮上為他買雞蛋或割點肉時,他又覺得心疼愧疚,甚至厭惡自己。
再後來他遇見了顧圓圓,她是他的鄰居,兩家祖輩時關係很好,所以小時很親近,甚至定有婚約,算是青梅竹馬。
依稀能記得顧圓圓曾奶聲奶氣的喊過他卿承哥哥,但後來兩家都發生變故慢慢走遠,甚至可以說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長大後的他越來越孤僻,她則名聲愈來愈差,什麼愛占小便宜,愛算計,當麵一套背後一套的汙名都往她身上按,某種程度上倆人還真有緣分,總歸在村裏同齡人中都很出名。
但讓他對她產生好奇的是,顧圓圓救掉入河裏的王萍,那時岸邊站著不少孩童,包括因學乏,出來透風的他。
但隻有她一人不假思索的跳下河救人,眼看著顧圓圓體力不支,莫名的他朝河邊跑去,心裏隻有一個念頭得把她帶到岸上。
可能是被那時她英勇救人觸動,也可能想起了那一句奶聲奶氣的卿承哥哥。
直到現在若問他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決定是什麼,他會毫不猶豫的答救下顧圓圓。
對易卿承而言,不僅僅是救了她,更是治愈了自己。
從那以後他們關係一點點變得親近,他成為她們家的夫子,這是他主動爭取來的,甚至還跟不理解的易氏吵了一架,但他卻很期待。
再後來她為他介紹抄書的活,他很是感激,覺得顧圓圓不像村裏人說的那麼不討人喜歡,而她的家人也很不錯。
為了感謝,他送了她最愛吃的綠豆糕。
得知她這個喜好後,他很興奮甚至有些竊喜,從那以後有機會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