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舊的小山村裏,一群男女聚在一戶人家的院子裏,院子當中擺著一口棺材。在農村,家裏有年紀大的老人,都會提前備上一口。
不一會兒,屋內傳來悲戚的哭聲,大夥便知道是李老太去了。
這時,屋內走出一個五旬老漢,應該是主人請來主事的,他招呼幾人進屋,幫忙給李老太穿壽衣。
這種紅白喜事,在農村都是大夥兒幫忙的。不多時,就給老人家收拾妥當,擺進了棺材。大夥兒圍著棺材哭了一會兒,憶一憶李老太生前的事,就吹吹打打把她葬進了後山。
隻是那棺材板已經釘牢了,誰也沒有看到,白天已經斷了氣兒的李老太,此刻躺在棺材裏,胸腹部竟然有著輕微的起伏。
說起這李老太也怪可憐的,家裏條件剛好點,就手腳不利索的摔到了頭,一下摔成了植物人,醫生都說沒救了,把人收拾妥當給抬了回來。
這剛躺了兩天,一口氣沒上來,就被裝進了棺材。現在這口氣雖然順上來了,可還是沒有意識。
是夜,萬籟俱寂,偶有蟲鳴。
隻聽見,白日下葬的李老太棺中傳來陣陣響聲,乒乒乓乓的,中間還摻雜著好像是叫罵的聲音:“去他奶奶的,這棺材釘這麼結實幹嘛!老娘踢都踢不開,啊!累死了!”
幸虧這是個小村莊,大家最多看兩集電視就睡了,沒什麼娛樂活動,否則半夜聽到棺材裏有聲響,還不嚇個半死,以為李老太詐屍了!
那棺中人還是李老太嗎?身體嘛,當然是!可裏麵的芯,可是換成了響當當的人物,何仙姑!
八仙過海裏那個?
不是不是!是修習法術的何道人門下小弟子。碰巧取名到了仙字輩,又是個姑娘家,何道人順嘴就給取名為仙姑,害她被師哥師姐們取笑。
不過他們也沒好到哪去,什麼仙峰,仙山,仙花……
話說,這何道人是袖山派第七十五代掌門人。他們的袖山派的開山師祖,是個有名的打仗精,四處挑戰,而且還小心眼。
有一回,他找人打架,那人打又打不過,又怕壞了名聲,就貓到了山裏,用隔空喊話的法子,問候了咱開山師祖的全套老祖宗。
這可惹他老人家不高興嘍,用術法將山變小,又使了結界,放到袖子裏,像養寵物需遛一遛般,日日與那人對罵一番才解恨,袖山派由此得名。
把山塞到袖子裏,這得多強大的術法啊,神仙的仙法也未必能做到,更何況是修習之人。何仙姑隻覺得,掌門們將“事跡”一輩一輩傳下來的時候,不知道往裏兌了多少水,專坑新入門小白。
可袖山派的掌門人,傳承七十五代,都是如出一轍的打仗精。不知上任掌門在選定繼承人的時候,是以什麼為標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