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半瓘鐲(1 / 2)

一切故事的起源,都是因為那隻突然現世的玉鐲子。

“女娃子,幫我看一哈,這鐲子得值多少錢嘛?”

一個陝西口音濃厚的男人穿著一件破舊的軍大衣,懷裏還抱著一個包的嚴嚴實實的布包,站在門口朝躺在椅子上哈欠連天的張黎招呼著什麼。

張黎知道這是來出貨的顧客不能怠慢,六月中旬的天兒,搖著扇子的手一停,張黎看著男人的打扮上下打量了一遍,心裏大概知道這是個在地裏發現什麼東西的農民,大約是自己沒譜,這才拿來自家店裏問價的。

張黎的爺爺,老兒年間那是老當鋪裏的朝奉,這門兒手藝傳給了兒子,兒子卻自個兒開了家古董店,自此在西安紮了根,靠著一雙火眼金睛養活了一大家子。

張黎也正是在這樣的一個家庭裏長大,對古董,她不算喜歡,但也不討厭,當初考大學的時候被老爹逼著學了曆史,就是為了讓她有能力能接下來這家古董鋪子。

現在已經大三的張黎放了假就在家裏幫著看看鋪子,平時也沒少見這種來賣寶貝的農民戶,這次顯然也沒怎麼特意放在心上。

慢悠悠的合了扇,又把扇子放在了手邊的小木桌上,好聲好氣兒的把人請了進來,幾句話張黎就聽出來這人是頭一回來賣東西,怕自己出的價賤了吃虧,又怕自己不懂行把價叫高了沒人買,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樣把懷裏的布包抱得死緊。

“叔,你不讓我看看東西我怎麼知道這東西值什麼價啊?要真是好寶貝,我一個丫頭片子還能坑了您不是?咱西安雖然比不上人家北京潘家園高手輩出,但也不缺有眼力的人吧?”

張黎一麵倒茶一麵樂嗬的笑著跟人家說話,幾口涼茶下肚,那男人才像是放心了些。

“你這個女娃子和別的人不一樣,怕別人當我是個瓷錘哩。”

明明是大夏天,卻穿著一身厚重的軍大衣,張黎盯著他顫抖著雙手打開了那個布包,原本隻當是個什麼有年份的鐲子,看看品相如果好的話就花上點錢買了,沒準還有那種喜歡收藏的人買,但是當那印花棉布被一層層掀開時,張黎的眼神從好奇變為疑惑又轉為驚奇。

那鐲子,你說奇怪也不算奇怪,也就是一隻翠玉的鐲子,具體的材質卻不是一眼能看出來的貨色,說不奇怪吧……

在陽光的照射下,投射在桌子上的玉鐲子那朦朧的陰影裏居然似有似無的好像有字跡,可鐲子通體圓潤沒有半分雕琢的痕跡呀?

經過同意後張黎把鐲子小心的拿在手裏,這玉也奇怪,入手一股清涼從指尖直衝腦門,大熱天的酷暑仿佛瞬間就沒了。

張黎雖說也知道些門道,但是也清楚這樣的貨色就算不是奇珍異寶也算得上是個價值連城的寶物了,一時間不敢定價,支支吾吾的皺著眉不吭聲。

“你看你這女娃子,有話說說嘛!吊著人,你要是不知道我上別家問去!”

那男人見狀收起東西就要走,張黎哪能那麼容易就把人放走呢,她爹要是知道了非得生劈了她。

“哎哎哎叔您別急啊,要不您再坐坐,我去問問我們家老爺子!”

張黎趕緊攔住了又生生再按回椅子上,急忙忙的給自家老爹打了電話把事兒一說,電話裏就囑咐了張黎,務必把人拖住等他來看了再說。

那邊的老爺子一聽說鋪子裏可能有寶貝,也閑不住的立馬就趕了過去,進了門就把那男人帶進了內堂詳談,留下張黎自己看著鋪子,張黎也不慌,她知道老爹的做派,看了那緊閉的房門一眼就又坐回椅子上有一下沒一下的搖起來她的小扇子。

約摸半個小時的工夫,一壺涼茶張黎已經喝了個光,兩人才滿臉笑意的出來,看著他們寒暄張黎也沒吭聲,就等著老爹來給自己講講裏麵的門門道道。

送走了人,張老爹才拿著那鐲子坐到張黎身邊,眼裏是按耐不住的狂熱。

“瞧見沒有,真東西!最起碼得是秦漢時期的玉,品質上乘,先不說這做工,就憑這品相……”

“等一下,老爸,你能不能先告訴我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張黎趕緊又倒了壺茶給老爹倒好了打斷他喋喋不休的話,老爹呷了口茶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把鐲子托在手心裏指著鐲子印在手掌上的陰影給張黎講了起來。

“看好了,這叫半瓘鐲,製作工藝之複雜,別說你現在見不到,就是唐宋元明清你都找不到一對兒這樣的鐲子!這回可真是撿了大便宜了!”

老爹神采奕奕的捧著鐲子左看右看,張黎習慣了她老爹這幅模樣,也不著急的抿了口茶等著他自己說,她老爹就這個習慣,知道什麼別人不知道的總想給別人講上一講,好顯得他多麼博學似的。

“瓘?那不就是琉璃麼?”

張黎故作茫然的端著茶杯看了一眼那鐲子,晶瑩剔透的,就算年代久工藝精,不也就是個琉璃鐲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