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縣裏人吃慣了好的,稀罕我們鄉下人這上不了台麵的野味。”
這話倒是不假,村裏不少人閑暇時會去天靈山上找些野味,去縣裏賣。
要不自家也回去用那艾草試試。
“可意,難怪嬸子從小就覺得機靈呢。你爹娘真是好福氣啊,有你這樣的女兒,模樣長得俊,性子好,人還能幹。”
誇讚地話脫口而出,話鋒又一轉:“要不你教教嬸子,我家裏吃飯的嘴多,要是這艾葉能做吃食,那敢情好,咱們也不用天天吃野菜了。”
張春娥鄙夷地看了看說話的婦人。
她可真好意思張口,別人賺錢的買賣,她讓別人教她,真當哄三歲小孩呢!
“阿意都忙了大半天了,快回去歇著吧。”
張春娥給薑可意使眼色讓她趕快走,要不被這群婦人纏上,半天都脫不了身。
“其實也沒啥,就是做起來有些麻煩,要把糯米弄成粉,還有那紅豆要煮的軟爛,細細磨成紅豆泥。最主要是得放紅糖。嬸子,記得紅糖要多多得放,吃起來才香甜。”
薑可意說的半真半假,在場的婦人則聽得心緒複雜。
就這三樣,咋搗鼓都是好吃的。
又要糯米,又要紅豆,還要紅糖。
不說其他的,就這紅糖,衝碗水都是好喝的,甜滋滋地,想想都讓人流口水啊。
可紅糖金貴呀,尋常誰家家裏有這個呀。
也就是家裏條件好一點的婦人坐月子時才能喝上點紅糖水。
這還得家裏婆婆和男人疼惜。
薑平家大丫頭還說要多多地放紅糖, 那得多貴啊。
敢情艾草就是個幌子啊。
就說呢,縣裏人嘴叼著呢!
薑可意繼續說道:“您看我從縣裏回來前去糧鋪和雜貨鋪又去賒了些東西,等明個賣了吃食後再結賬。嬸子們要是想做的話,可以今天先把東西備齊了。”
套話的婦人立馬蔫了,其他人更沒啥想法了。
做法還沒搞明白呢,單單幾樣東西就讓她們打了退堂鼓了。
這樣的風險她們可冒不起的。
搞了半天,薑平家大丫頭買的一堆東西都是賒欠的。
也是,生意哪有那般好做的。
在場婦人個個就跟河蚌一樣,嘴巴緊緊閉起來了。
正準備散去時,又聽薑可意說道:“我還要點新鮮的艾葉,就是不得閑,打算三文錢收一斤。”
聽聞此話,婦人們眼睛一亮:“可意,我幫你摘。\"
“我也可以。”
就連肖氏都祥裝不在意地看了看薑可意,嘴巴張張合合,到底沒憋出一個詞。
可薑可意並不回應,反而嘴角微翹:“不知道石嬸子下響有空麼。有的話,幫侄女摘一些。”
張春娥忙不迭地應道:“有的,有的。”
“那你摘好了直接拿到我家去。”
“成,沒問題。我這就去摘。”
婦人們沒想到這麼個巧宗讓石嫂子得了去,依然不死心地追問。
“可意,嬸子也能摘,保證又快又幹淨。”
“對,對,我們和石嫂子一道,這樣就快了。”
薑可意一臉為難:“我就是小本買賣,暫時用不了那麼多。隻盼著生意能好一點,到時候再麻煩各位嬸子幫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