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嬸,你沒見那個鋪子,十分亮堂,有小半畝地大,上下兩層,後頭還帶著一個小院子。前麵可以做營生,後麵可以住人,小院子裏有水井。”
因著經常來往縣城,做小生意的緣故,薑可意對這個時代的物價已經算是比較清楚了。
鋪麵如果按照李繼說的這個大小,又是在主街,一百八十兩確實不貴,甚至有點便宜了還算合理。
李繼一口氣沒停歇繼續說道:“不瞞你們說,要不是我手頭緊張的話,我自家都想買的。這買了就是給家裏、給子孫置辦一份產業,可以往下傳的。就是不用來做生意,也可以租出去收租子的。”
李繼倒是沒有瞎說,主街這個鋪子,他自己看了都是喜歡得不行,真真想買下來。
可自家家底幾斤幾兩他是知道的,著實是差的太多了,而且家裏兩個小子眼瞅著都大了,他得給手上留點活錢,要不怎麼給兩兔崽子問媳婦啊。
但這樣合適的一個鋪子錯過了,心裏實在是不得勁。
薑家已經相當了不起來了,前段時間,連買幾斤肉的錢都要賒欠,如今已經開始看鋪子了,從村裏到縣裏,有多難,別人不知道,他是曉得的。
所以啊,他是打心底裏佩服,他才沒忍住提了這麼一嘴。
“是這個理。可這是整整一百八十兩啊,你知道這麼多銀子,在我們鄉下能起多少個院子麼?”
薑婆子砸了砸嘴巴說道:“大侄子,你太看得起我們家了。”
其實要她說,現如今家裏有了賺錢的營生,每日都有活錢入賬,但是開銷也不小。
郭大夫臨走前說了,以後他每隔五天來一趟,單診金藥錢這兩項,估摸著就不少呢,這段時間看著是攢了一些錢,但是家裏有個病人,錢那可是一點都不經花。
不要說家裏這會完全拿不出快二百多兩銀子了,真要是有這個錢,她想著也不能丟了根本,最好呢,是先買地,買鋪子可以緩緩,一步一步來。
李繼懂薑婆子的想法:“我們家祖輩的根也在鄉下,我自然知道的。所以我給大侄女留意的都是往外出租的鋪子,但碰見這個鋪子,又忍不住告訴大侄女。”
“咱們主要就是做吃食,幾文錢的小本買賣,攤這麼大的本錢不合算啊。”
“薑嬸子,不能這樣算。像泰康街那個鋪子,一年都有十兩左右的租子,主街的鋪子就算是租出去,一年可就不止這個數了,那個位置和大小,買鋪子的錢,幾年下來就可以回本了,以後啊就是淨賺了。”
薑婆子沒出去做過生意,但是她管著一大家子,從姑娘熬到了媳婦,自有一番處世哲學。
在她看來,鋪子好是好,可真有了救命的事,那鋪子又不能當錢使。
就算要換成錢,那可不是一時半會說賣就能賣出去的,得有人願意接手,說不定還會趁機狠狠壓價,到時候就算虧著也得咬牙賣,何必呢。
最最主要的是,錢都不夠,說這些都白搭。
薑可意聽著薑婆子和李繼的話,一直沒有開口。
她粗粗算了一下自己手裏攢下的銀錢,就知道差的不是一點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