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縣城時就琢磨這事了。
“你們三兄弟都是有妻小的人,要顧著自己的小家,這是人之常情。”
親兄弟要明算賬,多少人家都是因為錢財掰扯不清,心裏起了起了隔閡,情分越來越淡。從此兄弟情隻會越來越遠。
“去縣城出攤前,我沒提說這話,是因為那會還不知道如何,咱們的精氣神都放在怎麼把攤子支起來。這會眼見賺錢了,而且以後能靠這個賺不少,這錢怎麼分就得說清楚了。”
薑安和薑福都齊齊應道:“爹,聽您的。”
“你們都大了,成家立業了。我先說說我的想法,要是覺得不合適,咱們一家子坐在一起也好商量。”
薑家氛圍一直都很開明,什麼事都商量著來,把媳婦也沒當外人提防著。
“大丫占五成,即使大丫日後嫁了人,這五成也是她自個的,全由她定。老大家的記下了麼?”
高氏自然不會和薑老頭爭辯這個,點了點頭應道。
薑老頭繼續說道:“剩下的五成按說三房均攤,但是考慮到出的人不同,大房占半成,二房占三成,三房占一成半。 有意見現在就提,要是定了,就不能背過身去埋怨之類的。”
薑安人有些憨,但實打實的孝順,立馬提出了:“那公中?爹,您怎麼沒給公中算啊?”
“不用給公中交了。你們過得好,難道還能餓著你們爹娘不成。我們倆老的就等著你們孝敬!”
薑老頭沒想著把什麼都抓在手裏死死不放,他沒有那些古板的思想。
何況家長的權威從來不靠這些。
“不過之前賣的糧要給公中補齊。至於你妹子,她做絹花,大丫給她結的工錢,我和你娘也不會要,讓她給自己攢著。”
薑婆子私下和薑芳說過做絹花工錢的事,薑芳聽了一臉平靜。
其他幾個人自然不會和小姑子爭。
至於二房比三房多,畢竟薑安和胡氏都在吃食攤子上,三房這邊隻有薑福一人。
葉氏心裏也沒有什麼憤憤不平,何況她做絹花也有收入,怎麼著都比往日繡帕子強上太多。
眾人自然無不依從。
“爹,聽您的!”
“我們沒有意見。”
薑可意沒料想到薑老頭直接給她定了四成的分紅:“阿爺,我這太多了。”
薑老頭擺了擺手:“不多,說句大實話,這個分成給你算的少了。大丫,也別怪阿爺。不是阿爺偏心,是現在家裏就這情況,這肉夾饃這事就算你做侄女的看顧你二叔和三叔。”
薑老頭掃了一下兒子和兒媳們,不急不緩地說道:“你們都記住了,這肉夾饃是大丫做出來的,支攤子也是大丫提的。要是沒有大丫,你們到哪裏賺這個錢?就是做短工可不是日日都有的。”
沒錢的時候人為填飽肚子發愁。
能賺錢了他就怕家裏人被錢迷了眼,什麼都不顧了。
“大丫每日還要鹵肉,而且我看呀,這以後記賬算賬還得靠著大丫。”
薑老頭不提說,薑可意差點就忘了這茬口,記賬算賬確實是個事。
這可不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