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絹花咱們也不會做啊,別說成千上萬朵了,就是一百朵,阿意一個人得做多久啊?總不能不吃不喝不睡隻做絹花吧。”好在還有個冷靜的葉氏。
“你傻啊,阿意可以教我們啊,我們這麼多人,學會了自然就可以做很多很多很多絹花了。”胡氏覺得離天天吃肉的日子不遠了。
“對了,阿意你能不能教我們呀?當然,二嬸也不會白占你便宜,不讓你白教。你有啥條件或要求?”
薑可意拋下一個引子,薑家院子這幾個女人嘰嘰喳喳都討論開了。
被當成”傻”子的葉氏並沒生氣,胡氏向來就這樣。
沒什麼壞心眼,但直言直語,誰要是和她計較生氣,那一天有生不完的閑氣。
“二嫂,阿意就算教咱們,也得咱們學得會啊。”
“就是,你想想你那縫帕子和縫衣服的手藝。就算阿意教你,你學的會麼?”薑安插了一句。
“薑安,你要是嫌我做的不好,你看誰做的好,就找誰去。”
打斷她賺錢的美夢,胡氏沒好氣地懟了薑安一句。
“可是,大丫手藝好,人家靈繡閣願意二十文一朵收這個絹花,其他人做的未必就這樣。”
薑婆子繼續潑冷水。
“沒得到時候糟蹋了東西不說,人家鋪子還不收,就跟那繡帕子一樣。”
胡氏這會心都熱起來了,“那我就拿去集市裏賣。”
“好了,都別吵了。一個一個跟烏眼雞似的。都靜下來,聽聽大丫怎麼說。”薑老頭用煙袋子拍了拍桌子。
“大丫,你能這麼問,心裏是不是有盤算了?”
不愧是老薑,一下子抓住重點。
“大家考慮的問題都有道理,所以呢,我在回來的路上把這些問題都思量了一遍。\"
看大家的情緒都高漲起來了,薑可意也不賣關子了。
“首先,我一個人肯定做不了這麼多,而且這也不是我一個人能扛起來的,需要咱們薑家人都齊心協力,對不對?為了以後天天吃肉!”
聽到此話,眾人都點了點頭
為了進一步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薑可意又說道。
“做絹花的每道工序我都琢磨了很久,現在又找到了長期收絹花的主顧。做絹花這件事明擺是可以賺錢的。這也算是一門小手藝了,就是我放出話去要收徒弟,就算是我提些要求、提些條件,估摸著也有不少人願意來學的。”
確實如此,有了手藝就能有進項。要不怎麼說是餓不死手藝人。
薑可意說的一點也不誇張。
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人是沒有機會去認字讀書的,有手藝就算很了不起了。
別說女子了,就是男子想學門手藝都不容易,得靠師傅手把手教,需要經年的功夫。
各行各業都很在意傳承,也非常尊師,師傅是和父母一樣重要的存在。
還有個前提是,不管學啥都是要花錢的,還得看師傅願不願意收。
單需要銀錢這一點,就已經把很多人擋在學手藝的門外了。
要是有一項能賺錢的手藝,一個男子就能養活家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