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可意知道秦掌櫃沒說出口的那句話是什麼,這原本也沒什麼可避諱地,就直接說道,“秦掌櫃應該也瞧出來了,不瞞您說,這批花用的是您上次送我的碎布頭做的。”
這不是什麼丟人的事,何況用碎布頭做出這些絹花可是費了她不少心思。
“我手頭沒有什麼材料,也沒有銀錢買整塊合適做絹花的布料。剛好您上次給了一大包碎布頭,我就在裏麵找了顏色相近,材質差不多的料子做了這批。”
薑可意神色坦然,說這番話也是在暗示秦掌櫃,要是有合適的布料,她這絹花成品會更好一些。
相信以秦掌櫃的精明,肯定能聽出來。
“您看著給開個價吧。”不用薑可意說,秦掌櫃自然察覺到了。
對他們這樣的鋪子來說,好料子並不缺,反而多的是,缺的是好手藝。
“日常我們鋪子收絹花,基本就是十一二文一朵,最高不過十五文。薑姑娘這批花,手藝確實要好些。我給你算二十文一朵。要是下次有更好一點的,價格上還可以再商量。”
沒想到秦掌櫃直接給了二十文的價格,這可比薑可意預想的多。
上次在城外的集市上,她也有看到賣絹花,賣價還不到十文,當然那手藝自然比不上她做的。
她原本的預期價格是十五文,現在一朵整整高出了五文!
二十朵絹花,一朵二十文,一共四百文。
這二十朵絹花,薑可意做了小半個月。
在這半個月裏,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她把剩下的時間和心思幾乎都撲在了做絹花上。
自打從縣城回去後,她連薑家的院門都沒有邁出去過。
比起畫花樣子,這做絹花看似太費功夫。
何況上次的花樣子一張就三百文。
兩廂一對比,感覺做絹花賺的錢差太多了。
其實不然。
碎布頭是秦掌櫃送的,再刨掉買的鐵絲等物的花費,等於說她半個月差不多賺了半兩銀子!
這已經不是不少了,而是很多!
花樣子不可能天天賣,可絹花是個細水長流賺錢的活計。
最主要的是她熟悉每個環節的步驟,能批量去做。
甚至可以搞成家庭小作坊,讓高氏、二嬸、三嬸、小姑一起來做。
她隻需要標準化每個步驟、把控流程,讓不同的人隻做某一部分,就可以采用分工流水線的模式。
甚至還可以在村子裏雇上一些手巧的婦人。
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還能把自己解放出來。
那到時候半個月可就不止二十朵了!
有了量,這收入就會更可觀!
當然大量做的話,不能指望秦掌櫃一直給她送碎布頭,肯定得自己花錢買布料。
成本自然要增加,不像這二十朵,幾乎是純賺。
買了好的布料,秦掌櫃剛也說了,價格還有的談。
要發財嘍!
可以和野菜團子say byebye了。
她很快就要變成一個能頓頓吃得起肉的人嘍!
薑可意心裏很激動,麵上故作沉靜地對著秦掌櫃說道,“可以的,就按掌櫃說的價錢。”
又加了一句,“這絹花,不知道秦掌櫃這邊是有多少能收多少,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