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墩不敢讓薑婆子猜賺了多錢了,他怕故事沒講完,耳朵被擰掉了。

直接一口氣報了數字。

今天一天的遭遇都夠他炫耀一輩子了,可是回來的路上,大姐已經叮嚀他了,不能在外麵瞎嚷嚷。

他知道這個道理,就像大柱哥說的,財不外露!

不能在外麵講,在家裏也不能好好講。

憋得慌!

“你說啥,三兩銀子?”薑婆子直接在二墩耳邊吼了一聲。

“阿奶啊,您輕點聲啊,我這耳朵沒被你擰壞,要被震聾了。”

薑婆子吼完就趕緊抿緊了嘴巴。

要真是賺到了三兩銀子,更要悄悄的,不能把賊招來。

好在薑家院子靠村西南邊,是薑老頭當初分家出來另蓋的,現在這一片也沒住太多人。

薑家院子兩邊一邊是空地,另一邊人家搬到鎮上去住了,

不過薑婆子這一嗓子,讓其他人都停下了手裏的活。

像水倒進了熱油鍋裏一般,薑家院子炸開了鍋。

三兩銀子啊,一天時間,大丫頭去哪裏掙了三兩銀子。

一院子的人,要麼激動,要麼倒抽一口氣地,要麼不敢置信。

二墩滿意地看著眾人的表情和反應,就和他當時在靈繡閣的樣子差不離啥。

這才正常嘛。

雖然他沒見過啥世麵,雖說大姐今個情緒起伏也不小,但後來在靈繡閣裏和那個秦掌櫃越談越淡定,襯得他像個鄉巴佬一樣。

當然,他本來就是個鄉下小子。

要知道這可是三兩銀子啊!

尋常農戶人家一年一大家子從年頭忙到年尾,也未必能掙到這麼多。

鄉下最值錢的是田地,可田地裏的出息就那麼多。

還要交賦稅,自家還要吃用,一年能攢下幾個銅子就算不錯了,還都是從骨頭裏擠出來、從牙縫裏摳出來的。

碰到年景不好,別說攢錢了,肚子都填不飽。

家裏要是再碰到個變故或者來個病人,沒啥大的進項,還要不斷地花錢,那簡直就是個無底洞,生生能拖垮一個平時看上去還不錯的家。

真到了生死關頭,隻能賣田,有的人家田都舍不得賣,寧願賣兒賣女。

因為賣了田,一家子就得勒緊褲腰帶去當長工,幾代人可能都翻不了身了,累死累活很多年都未必能把田再買回來。

所以說底層的老百姓生活不易啊,一點波折都經不起!

“我說可意啊,沒看出來,平日裏你這是不聲不響的,一下子怎麼就掙了這麼多錢。”二嬸胡氏第一個跳了出來。

薑婆子倒是沒那麼開心,對著剛從廚房裏走出來的薑可意說道,“大丫頭,這三兩銀子,你是怎麼掙的?別是你把自己賣了換的錢吧?咱們家可不興那種賣自家閨女去給人家當姨娘之類的。”

阿奶真逗,也太會聯想了。

不過這三觀沒毛病!

“您老人家太看得起我了,就我這鄉下丫頭誰看的上呀?”

“怎麼就看不上了,我大孫女這長相,這人品,隻要眼沒瞎,咋就看不上了。”

薑婆子沒給薑可意插科打諢的機會,繼續追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