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章當代青年(1 / 2)

“啪嘰,啪嘰……”...

一個頗老舊的小區裏,剛下過雨,地上積滿了坑坑窪窪的小水溝。一個看著有著頹廢邋遢的青年,手提著兩大袋垃圾準備去小區門口扔掉,迎麵走來兩個挎著菜籃的大媽,其中一人看到青年,驚訝的喊了一聲。

“這不小王嗎?!”

“小王?還真是!我還以為你出去旅遊了呢。”另一名大媽仔細瞧瞧青年,說道。

王維略微尷尬的看著兩位大媽,“劉大媽,趙大媽好。”,說完,趕緊從兩位大媽身旁走過。

剛走沒幾步,便聽到兩大媽在背後小聲議論他。

“這小王啊,畢業快五年了吧!還窩在家裏,也不出去找份事做,我們家杜豐跟他同年的,雖說沒上大學吧,但現在做點小生意,一年也有個三四十多萬。”

“誰說不是,老王家不知道做了什麼孽。但這孩子挺可憐的,爸媽一年到頭在外跑,老王又去的早,沒人管就成這樣了。”劉大媽感慨道:“當初我還打算把我們家芊芊介紹給這孩子呢。”

趙大媽聞言眼睛一亮,“你們家芊芊現在多大了?之前聽你說還是明星呢。”

“我們家芊芊啊,今年26了都,愁啊!”

……

王維聽到這些話,也不惱。這些話他這五年來,已經聽到小區裏的這些大爺大媽們說了無數次。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別人怎麼說他管不著,嘴長在別人身上,隻要自己覺得過得開心就行。

反正那已經很久沒有見過的爹媽,雖然一心為國效力,但每年不會忘了給他打一筆生活費回來。

他不愁吃不愁喝的,為什麼要出去給別人打工呢?

而且老爺子也已經走了快三年了,王維已經習慣一個人無憂無慮的獨居生活。

家裏那些親戚自老爺子離世後,就幾乎沒去走動過了。他們家三代單傳,之前老爺子在世還好,老一輩人之間還會相互往來。

現在嗎……都不用裝了。

除非親戚主動上門找他,不然老死不相往來。

而且王維一想到那些奇葩親戚就一個頭兩個大。老爺子在世時,上門不是借錢就是厚著臉皮找老爺子辦事。

因為老爺子退休前,在政府部門上班,王維爸媽也都是保密單位,有點關係。

諸如此類的事情,數不勝數。問題是,很多親戚不知道知恩圖報,把王維膈應壞了。

想必這種感受,每個遇到過的人心裏都懂。

今天是星期五,王維出門補給的時間,同時順便把屋裏積攢的垃圾扔掉。

“呦,這不小王嗎?今天怎麼出來了。”

小區門口,賣煎餅果子的大媽看到王維熱情地打招呼。

她也是這小區裏的老住戶,賣煎餅果子之前,一直是照顧老爺子的保姆阿姨,名叫吳翠蘭。

老爺子去世後,就被王維辭退了,兩年前學了門手藝,在小區門口開了個煎餅果子攤。

街坊四鄰的,都是熟人,手藝也還不錯,料足,所以生意一直還行,足夠溫飽。

“這不擱屋裏待久了,想出來透口氣,順便買點東西。”王維說道,看著才一會兒功夫賣了好幾套煎餅果子,調侃:“吳阿姨,您這生意越來越好了啊!”

“哪裏,來來回回都是些熟人。”吳翠蘭笑道。

王維站在攤子前,一股煎餅果子特有的香味往鼻孔裏鑽。

他咽著口水道:“王阿姨,給我也來套煎餅果子,我要雙蛋,什麼料都加,我待會來拿。”

“行,我煎好給你放這。”吳翠蘭回道。

動作麻利攤好餅,打上雞蛋,撒上一層芝麻,涮上一層調好的醬,將熟了的料等東西放上……

走到馬路邊堆放垃圾的鬥車,王維將手裏兩袋垃圾扔了進去。

緊接著進入對麵的超市,采購薯片零食、汽水等,外加幾斤不易壞的水果,還有幾盒泡麵。

一日三餐王維主要靠點外賣,以及吃零食,做飯那是不可能做飯的,因為不想洗碗。

全過程購物,王維隻花了10分鍾不到,最後結完賬,到吳阿姨攤前提上那袋豪華煎餅果子。

王維住在一單元六樓,過去的老房子沒有電梯,每次他出門回來爬樓都累的半死,這次也不例外。

“呼哧~”

等爬上六樓的時候,隔壁李大媽家,剛好做著飯。

一股濃鬱的炒菜香味從裏麵飄了出來,屋裏還傳出播報天氣預報的聲音。

“據氣象台稱,我市今晚有雷暴雨……”

剛爬完樓的王維,忽然感覺胸口一陣沒來由的疼,連忙頓住抬手摸了摸胸口。

“嘶~不會是最近熬夜比較狠,心梗了吧!”

喃喃自語,等這種感覺過去,走到家門口,屋裏還亮著燈。

走廊上的燈上個月壞了,王維想著自己晚上也不出門,就一直沒叫人來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