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章 楔子(1 / 2)

又是一年花好季,書院的桃花開滿了整個山坡,年輕的帝王獨自走在山間,細聽流水,貪婪地聞著花香。直行至山間深處,一株桃花隨風舞動,樹幹中的清荷二字猛然蒙住這位帝王的雙眼。

那年的書院,夫子台上談古論今,台下一幹人等隨聲附和,而隻有一名叫做慕清荷的女子提出反對意見。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

夫子怒視的目光並沒有嚇到清冷的女子,反倒迎來一陣掌聲。

是以同年,名滿天下的大儒先生宣布收慕清荷為關門弟子,書院後山沸騰,一女子,如何贏得先生青睞?

唐曆十五年,年逾古稀的老祭司逝於書院,在生命垂危之際,他隻留下一句話,慕清荷乃下任祭司。

對於老祭司的決定,有人不解,有人疑惑,何以是慕清荷?但自古祭司這一神位由前任祭司決定,且老祭司終身侍奉於帝前,竟無人能提出反對意見。

隻是,成為祭司,便終身不得再嫁他人,不知那女子,可心甘否?

桃花樹下,隻見彼時的她,言笑晏晏,對月朝拜。

願山河無恙;願百姓安居樂業;願阿牧此生平安順遂。清荷,此生足矣。

她依舊是那麼聖潔高雅,仿佛不食人間煙火。孤身一人走進皇宮,侍奉於帝前。

夜晚,祭司高台燭火籠罩,她低低的絮語響在皇宮,也響在帝王的心上。

唐曆十七年,一場大火席卷了祭司台,她於火光走出,成為千萬百姓的信仰。

唐曆十九年,一道來自禦史的折子震驚了整個朝野,高不可攀的祭司,終於走下神壇,成為階下囚。

若所有因我而起,那便因我結束。

同年年底,一道書信自江南小鎮送至飛雲將軍麵前,這位戰無不勝的將軍第一次失態,在部下麵前掩麵痛哭。

年年月月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新帝登基後,廣開言路,廣納後宮。禦史大人翁不凡於史冊抹去慕清荷的名字,禦林苑道,“開國皇帝曾說,祭司與國運相連,豈可?”

翁不凡隻道,“奉今上旨意。”

唐曆二十一年,秋。

飛雲將軍醉臥街頭,一封書信展於人前。

將軍親啟

書院後山,得夫子啟蒙,我便已無心。天下,早已不是羌國的天下,而今盛世,百姓安居樂業,若因我一人而至生靈塗炭,於心何安?得將軍十餘年照拂,小清無以為報,惟願此間事了,將軍平安喜樂,健康順遂。若有萬般言語,後山新雨,桃林深處,竹喧浣女,蓮動漁舟,王孫可留。

年輕的帝王聞至書信內容,忽然淚流滿麵。

原來,她都知道。

那年那月,那人在冰冷的祭司台,是以怎樣的心境淡看世間風雲?

當年的後山,她神采飛揚,單手持劍是否真已無心?

年輕的帝王望著樹幹,忽然很想知道答案,他用手慢慢刨開塵土,繡著清荷的荷包隱隱出現,當打開荷包的那一刹那,這位帝王便再也忍不住,一口淤血盡數噴出,映得荷蕊別樣鮮紅。

“如今的你,可還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