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馬小樹次次來都有著淡淡的憂傷,有著莫名的愁緒,隨著地位的提高,也來越明顯,在一些悲慘之地,眼角會發紅,也許是冥冥之中老天給出的示警,血脈中總會有相連。
麵對著江長,指了指對岸,衝著身後的軍黨人員,商賈代表,民意代表,報紙廣播的記者,大聲的說了一句:“諸位,複興黨決定在這裏建立一座大橋,來聯通對岸,讓火車直接到浦口,這樣南北的貫通,對國計民生的發展是有巨大好處的。”
“長官,是真的嗎?”
身後商會的會長壓抑不住內心的雀躍,連忙問了一句。
“是真的,恐怕你們還不知道吧,長官去滬上之前就做了安排。“
吳正保笑眯眯的回答道。
“真的嗎?那得多少錢?“
“是啊,那要多少錢?“
“會不會要我們納捐“
有人在竊竊私語,明顯是不相信的。
建橋的夢從祖輩算起,都幾百年了還沒有建起來,用啥建,用嘴吹嘜。
“長官,真要是建橋,我們商會捐款20萬大洋“
“我們也捐“
“我也捐“
眾情洶湧下,有人很冷靜,捐錢建起來是好事,就怕斂了財,正事不幹,也不是第一回了,名堂太多了。
“長官,是不是都要捐“
“嗬嗬嗬,你們與我們接觸的時間短,不信任是很正常的,普魯士的工程師在勘測了,要選位置,還要顧及咱們的風水啊,大家有什麼意見,都可以提出來。“
“怪不得這麼多洋人在兩岸走來走去的,鑽鑽這裏,插插那裏的。“
交頭接耳的討論聲像蚊子一樣嗡嗡的。
“大家所關心的是,建橋的錢從哪裏來?我可以告訴大家,官方投資,不用你們納捐“
“啊,這得多少錢?馬長官這麼有錢”
“是啊,不得有幾百萬”
“肯定的,江麵多寬,用什麼建”
“鋼筋水泥,我見過河黃大橋“
“別說了,聽長官說“
“都閉嘴“
很快聲音沒有了,隻剩下江邊吹來陣陣涼風。
“全部由官方出,工程估算過需要1000多萬大洋,一年兩年是建不完的,需要大家協調人手,召集工人來幹活。兩邊同時開建,中間合攏,建成以後,上麵的橋走車輛,需要購買過路費,原來擺渡的人,不想擺渡的,會招收進來做工。“
“長官,費用多少?“
“放心啊,不會貴,為了安全,我們會投放雙排客車,循環接送,為了安全,橋上的車窗是不開的,如果你想走路過去,也是可以的,但不能停留,騎自行車也是可以的,護橋的警衛還是有的。“
“這是好事啊“
“來往方便了“
“就是“
“一旦我們收回投資成本,官方將繼續降費,收取的費用,全部維持對大橋的保養,財政寬裕的時候,我們會取消收費。”
“這樣才是真實的”
“就是,哪有白白免費的”
“免費的不好嗎?”
“好啥,天底下沒有那樣的好事,就數免費的最貴”
“諸位,一旦確定施工,我們還將建設津浦鐵路的複線,增加運輸能力。”
“啊,不要錢嗎?”
“就是,看來複興黨和國防軍與其他的軍閥不同啊”
“是,那些個不都是為了錢來的,巧立名目,說過的話轉頭就忘。”
“希望不是吹牛的,要不然見報後就是天大的笑話。”
“聽說魯省的發展還是很好的,安居樂業,冬天興修了很多水利,化肥廠也有了,冬小麥是長得不錯的,都說今年要增產”
“哪有啥用,稅捐一繳,田租上交,剩不下什麼了”
“不會,去年的秋糧都是固定的3成租,地都是官方的,全部被買了過去。”
“怎麼這裏呢?“
“你在這金陵城裏,知道什麼?外麵的地都被收為官有了“
“地是命根子,誰願意交,就沒有反抗的?“
“有啊,都被抓了。“
“那怎麼辦?強征啊”
“它們給錢買”
“啥價格?”
“時價,也可選擇作價入股官有企業,享受分紅”
“聽說工廠的時薪也定了,時間長短也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