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李乘風也一天天的長大,雖然李乘風抓周時一句地道的美國英語讓楊曉婉很是疑惑,不過後來李乘風時而也說幾句英語,楊曉婉漸漸地也就習慣了,心裏開始地想著“嗬嗬,也許寶寶真的是個小天才吧。”
李乘風不僅英語十分出色,數學也非常的好,所以雖然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楊曉婉和丈夫李逢春商量之後決定高薪聘請濱州教學資曆最優秀的家教老師,來家裏照顧和教授自己的孩子。
因此李乘風沒有去幼兒園接受平庸式教育,而是在家裏接受最良好的精英教育,從一開始就為以後的發展提供了很高的起點。
李乘風隻用了三年時間就學完了小學的全部課程,七歲開始學習初中課程。前一世隻讀到小學就一個人去波士頓闖蕩,沒有足夠的理論基礎知識,一直是李乘風的一個缺憾,因此現在學習的時候非常認真。
從這個時候起,李乘風已經不僅在學習課本教程了,還經常跑到爸爸的書房,查閱金融、曆史、人文之類的書籍。這讓李逢春和楊曉婉夫妻兩個人都非常高興和驕傲,所以隻要是兒子的合理要求,一概盡力地滿足。
李乘風有問題時也會向爸爸媽媽請教,有一次問李逢春“爸爸,什麼叫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呢?刮風的時候不是要吹所有的樹嗎?”李逢春笑笑說“這是一個比喻,說的是人如果太過優秀,就會遭人嫉妒,而受到別人的攻擊。”
“那難道人不應該優秀嗎?”李乘風問道。
李逢春認真地回答說:“風兒這個問題問的好,人當然應該優秀,但是不應該隻顧自己的優秀和發展,還應該幫助身邊所有的人,團結所有誌同道合的人,聯合所有可以利用的力量,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整體,形成一片偉岸強大的森林,這樣就不用怕外界的壓迫和攻擊!”
爸爸的話讓李乘風思索了很久“這個道理並不複雜,可是自己以前恰恰是背道而馳,自己獨來獨往,結果在遭受重創和打擊,陷入困境的時候,沒有強有力的後盾來支持自己。
對於從億萬富豪到一貧如洗的原因,李乘風反思總結了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理論知識不足,對於自己一個小學才畢業的人來說,經濟發展的前景預期,政府的政策走向估計,金融行業的運作規律都是很難透徹理解的領域,而這些恰恰是很重要的領域;
第二個原因是實踐操作太過投機,憑著對股票市場的敏銳直覺,自己曾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但是就像波浪曲線一樣,自己的事業起起落落,順利的時候幾天可以輕鬆地賺上幾百萬,不順利的時候又很快就賠個精光;
第三個原因是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合作集體,嚴重缺乏抵禦風險承受失敗的能力。如果前世能明白這些道理,自己也不會下場那麼慘,如果拿破侖當年學習過《孫子兵法》,歐洲的曆史也將會從新改寫,可惜世上沒有如果,隻有現實,隻看結果。
隨後的幾年當中,李乘風不斷地學習、總結、反思、提高,結合著過往幾十年在華爾街拚殺的經曆和眼下係統全麵的理論學習,彌補著自己交易係統中的一個又一個不足和缺陷。
有時還會和爸爸討論國內國際經濟發展的一些相關問題,在看待某些敏感的經濟問題時,李乘風的超前觀點和獨特視角讓身為工商銀行副行長的李逢春都吃驚不已。
晚上和妻子楊曉婉閑談時都不禁感歎:“看來,咱們兒子確實是個搞金融的天才,我在他這麼大的時候,還玩泥巴呢,哪會像他現在就考慮這麼多深奧的問題。”
楊曉婉很開心地說:“嗬嗬,那當然了,我的寶寶是最棒的!”
李逢春笑了笑“你呀,風兒都快9歲了,還叫寶寶呢”
楊曉婉一撅嘴“那怎麼了,隻要他還沒有長大結婚,就一直都是我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