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周星星(2 / 2)

薛義道:“老板是個好人,很念舊的。”

王京眨著小眼睛問:“有什麼根據?”

薛義道:“他收藏了好多東西,糧票啊,糖紙啊,煙盒啊,各種石頭啊,還有郵票、信封、琉璃球等等,用過的東西,他很少丟掉,都存了起來。”

王京托著自己的雙下巴:“這倒是有點奇怪,這裏麵一定有問題。”

薛義沒好氣地拍拍桌子:“談正事好不好,不是來跟你扯閑篇的。”

王京翻著桌上的劇本:“奇怪啊,這好像都是給一個人準備的,角色的特定非常突出,這是打算捧紅哪個演員啊?”

薛義笑:“明知故問。”

王京也笑了,問:“你們老板真的看好星星?外麵的報紙可都對他的電影冷嘲熱諷呢,說實話,搞笑是足夠了,但他的演技,說是有點假好像過分了些,卻也實在是太恰當了,這點他連吳夢達都比不了。”

薛義不以為然道:“一個演員一個,程龍以前模仿李曉龍的硬**格,怎麼樣,和票房毒藥差不多。周閏發,上海灘之後,沒一部電影賣座。最後,怎麼樣,這兩個現在是什麼身份?”

王京笑道:“看來你們老板是早就有準備啊,行,咱們動起來!”

………………………不得不出現的分割線…………………………………………

“摩登武聖,主演,周星星,原華,中鎮濤,張敏,陳柏祥,好像很有看頭,發達仔,要不要看?”

“鹹魚仔,買到票再說吧,你看那裏排隊都到街上了!”

“給我一張票!”

“給我三張!”

“給我十張!”

“喂,小麗啊,要不要一起出來看電影啊?周星星的,對,就是那個爛仔,笑死人,要不要看?好,周六上午九點,電影院前見!”

………………………不得不出現的分割線…………………………………………

明珠電視台晚間影視新聞:影評家最初指責周星星電影低俗粗陋,不堪入目,是令人作嘔的垃圾,然而,連續四個月,周星星的電影掀起一股又一股熱潮,如今風靡港島大街小巷,儼然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文化現象,高居不下的票房讓影評人開始變得沉默,一些人甚至開始鼓吹這種文化,稱其引人反思,具有後現代主義……

明報菜籃專欄:看了《食神》,我不得不說幾句話,眾所周知,我是一個美食家,我從未料到會有人能夠拍出這樣精怪的電影,而且還是關於華夏美食的。說實話,最初我也不喜歡周星星的電影,太誇張了,一看就知道他在演戲,可是,配合那樣的劇情和台詞,我們不知不覺竟然就被吸引了,看完之後,竟然還會覺得意猶未盡,實在是奇怪的現象。我也算半個圈內人,我對這一係列電影的編劇尤其感興趣,據說幾年前的時候他得過金像獎的新人獎,那個時候,他還是個小演員,五六年過去,他也不可能長成大人吧,怎麼可能對社會有這樣深刻的認識?實在讓人好奇。

梁超偉:作為他的好朋友,我非常高興他能夠取得今天這樣好的成績,他從小就有這樣的夢想,我想,他已經做到了。

程龍:他的很獨特,是另一種喜劇類型,我也很喜歡看,能夠讓人變得很輕鬆,是放鬆心情的好選擇。

徐柯:我拍不出這樣的電影,王京天生適合拍這樣的電影。

吳玉森:我說過,我被暴力和忠誠撕碎了,我沒有辦法像他這樣以一種小強般頑強的精神一次次地跌倒了又爬起來,這一點,我很佩服他。

………………………不得不出現的分割線…………………………………………

“老板,這是票房統計,沒有一部下來三千萬的,這一個係列下來,加上內地發行,周邊產品銷售,公司共進賬三億港幣。”

“放那兒吧。”王小平看都沒看一眼。這些電影可以說都是小投入小製作,利潤自然高,比如《家有喜事》,三個主演也就黃白鳴比較大腕些,“哥哥”這個時候才進影視圈沒多久,名氣大,片酬卻不高,一部電影十三天就拍出來了,收入卻超過五千萬,趁機再賣些電影錄音之類,一部電影賺個幾千萬不是問題,一個係列十幾部電影,能賺三億,早在預料之中。

薛義見王小平無動於衷,酸溜溜地說:“哎,早知道我也搞金融去了,那個劉勇這次給老板賺了十幾個億吧?”

王小平正在設計一款經典遊戲,抬頭白了他一眼:“沒事幹?”

薛義灰溜溜地說:“你忙,我先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