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琳琅當即看向澹台修,澹台修道:“去娘那裏用膳。”
“我去請娘過來。”紀琳琅說著,人已經朝外邁步了。
如意居是老夫人住的地方,院落寧靜清幽,優雅別致。
丫環的通報,正準備用早膳的老夫人見紀琳琅過來,便道:“怎麼過來,你們吃就著行了,我一個寡居的人早習慣一人用膳了。”
“娘,我和夫君想和您一起用膳,以後我們一家人天天都要這樣好不好。”
紀琳琅上前挽著老夫人的胳膊親昵道,這事她做起來很自然很親切。
老夫人臉上的笑意深了,“你是個好的,修兒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氣,走吧,那我過去用膳。”
隻是老夫人心裏卻很憂慮,京中的閨秀為什麼不想嫁將軍,那是因為將軍在外,妻兒卻要留守京中的。
若是兒子身體好了,就算不上戰場,也會去邊關,到時候夫妻得分離兩地了。
若是兒子不好,老夫人更心疼紀琳琅。
作為有丈夫跟沒丈夫的老夫人,自己守寡多年,個中滋味和艱難隻有自己知道。
老夫人當初衝動的想給兒子衝喜,可現在看著年輕貌美的紀琳琅,有些後悔了。
“是娘誤了你了。”
老夫人突然來了這麼一句,紀琳琅聽懂了,她搖頭反駁道:“娘,你是我的救贖,我很慶幸我嫁給了大將軍。”
老夫人慈愛地看著紀琳琅,隻盼著兒子好好的,和兒媳生個大胖孫子給她抱,免得澹台明那個老東西惦記。
路上,紀琳琅就說了她不回門的事,老夫人也沒有說什麼,隻是表示不管發生什麼,澹台家都是她的後盾。
師家那邊,師丞相早忘了今日紀琳琅要回門,還是粟氏提起他才記起。
粟氏還想著今日紀琳琅回門,就好好商量一下,看看福安公主的嫁妝能不能免了,不能免也少一些。
所以粟氏希望師丞相出麵跟紀琳琅談,自從那天被師丞相掌摑之後,粟氏心裏更恨紀琳琅了,可她現在卻沒有辦法補回福安公主的嫁妝。
粟氏心裏特別的委屈,她動用的隻是一小部分,大頭都是師老太太用,還有師丞相雖然沒有直接,但也是間接的得益者。
可現在一切都要粟氏來扛,粟氏回娘家求助,反而被娘家怨怪,罵了她一頓。
幸好這事宮裏也替她捂著沒有傳出來,不然娘家的姑娘還要不要嫁人,名聲都得被拖累不可。
師丞相也正等著紀琳琅回來,隻覺得他若要求,紀琳琅怎麼也會同意。
他們都相信,紀琳琅嫁去鎮國大將軍府不會好,總有求到師家的。
卻沒有想到紀琳琅根本不回門,當下師丞相的臉色也不好看了,最初的時候對福安縣主也是有感情的,但福安縣主善妒讓師丞相厭惡,連帶也不待見福安縣主生的女兒。
可他不待見是一回事,女兒不孝那又是一回事,但紀琳琅說要照顧澹台修,師丞相也沒法指責紀琳琅的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