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遊刃有餘 第五十八節 國際官司[額外更新](1 / 3)

封推了,開始額外爆發,有月票,推薦票的支持一點吧!

****

戴比爾斯公司與“鼎新珠寶”公司的國際官司很快就成為了世界媒體關注的焦點。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鑽石銷售商,戴比爾斯公司100多年來沒有任何不良記錄,每次都是準時的向客戶交貨,並且得到了所有客戶的一致好評。可是這次,戴比爾斯公司在一個月的期限到了之後,並沒有向訂購鑽石的“鼎新珠寶”公司交貨,三個月後,“鼎新珠寶”公司一紙訴狀將戴比爾斯公司告上了法庭。

按照“鼎新珠寶”公司的要求,戴比爾斯公司不但要支付1200萬歐元的拖欠違約金,以及10億歐元定金1倍的違約賠償金,還提出了高達54億歐元的損失賠償金。按照“鼎新公司”代理律師的話說,在這3個月期間,因為戴比爾斯公司沒有能夠及時向“鼎新珠寶”公司交貨,導致“鼎新珠寶”公司沒有能夠準時的向客戶交付珠寶,最終使“鼎新公司”麵臨高達30億歐元的違約賠償。同時,“鼎新珠寶”公司的名聲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因此要求戴比爾斯公司賠償30億歐元的損失,外加24億歐元的名譽損失費。

英國倫敦東區法庭受理了這其英國曆史上最大的珠寶索賠案。“鼎新珠寶”公司與戴比爾斯公司都聘請了最好的律師,盡量為自己辯護。在“鼎新珠寶”控告戴比爾斯公司的當天,英國,以及歐洲,甚至是美國的各大媒體都在密切的關注著這其索賠案的進展。

輿論本身就是一種壓力,當然,輿論也分成了截然不同的兩派。

一派是同情戴比爾斯公司的,這主要是英國媒體,以及一些歐洲的媒體。按照這些媒體的宣傳,戴比爾斯公司總部才遭到了炸彈襲擊,並且損失慘重,而“鼎新珠寶”公司在這個時候將戴比爾斯公司告上法庭,明顯就是落井下石。

另外一派則是站在了比較公允的立場上。戴比爾斯公司的總部遭到炸彈襲擊,這與商業交易並無直接關係。最重要的是,戴比爾斯公司一直宣布,爆炸並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該公司的所有鑽石都是儲備在英國中央銀行的金庫裏麵的,因此有足夠的能力繼續履行所有的商業合同。那麼,戴比爾斯公司就不能因為遭到爆炸襲擊而延遲交貨時間。“鼎新珠寶”公司的控訴也是有足夠理由的,既然戴比爾斯公司違反了合同,並且給“鼎新珠寶”公司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就應該對其負責。

顯然,在是否需要賠償的問題上,就算是支持戴比爾斯公司的人都拿不出充足的觀點來。因此,戴比爾斯公司肯定要賠,可問題是,到底應該賠多少呢?

合同上規定的10億1200萬歐元的賠償是肯定分文不少,而且戴比爾斯公司必須得退回10億定金,還得算上這10億定金在三個月,以及打官司期間的利息。這樣一來,就算戴比爾斯公司立即支付違約金,也要拿出20億5000萬歐元。

“鼎新珠寶”提出的損失與名譽賠償成為了爭論的焦點。

首先是“鼎新珠寶”提出的30億歐元的損失是否有這麼多,以及戴比爾斯公司應該承擔多大的責任。在損失數目上,因為“鼎新珠寶”公司拿出了極為充足的證據,包括2000多份合同,其中有幾十份是與好幾個國家王室簽訂的珠寶訂購合同。因此,法院也認可了“鼎新珠寶”公司因為戴比爾斯公司拖延交貨而造成了30億歐元的損失。隻是最後的問題是,這個責任是否應該由戴比爾斯公司承擔,以及戴比爾斯公司應該承擔主要的,還是次要的責任。

這也成為了雙方律師爭論的焦點。按照戴比爾斯公司的觀點,合同是由“鼎新珠寶”與客戶簽訂的,而且之前並不知道“鼎新珠寶”公司有這些合同。再者,“鼎新珠寶”公司也不可能隻從戴比爾斯公司采購鑽石。最重要的是,“鼎新珠寶”公司在與客戶簽訂合同的時候,肯定應該考慮到風險性,也就是對風險應該有一定的認識,而且合同金額中本身就包含了風險成本。因此,“鼎新珠寶”公司應該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