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靜書走在田埂上,端著砂鍋的手都快酸了,看看左右無人,快速地把砂鍋放到了空間,暫時也沒有做飯的心思。
隻快步地朝著那條小溪走去。
小溪的水很淺清澈見底,是從山裏邊直接流淌出來的形成了溪流,四周都是鵝卵石。
僅僅是地方而言,比她之前的那裏好不了多少,起碼陽光不充足。
一股清風吹來,蘇靜書坐在了一塊大石上,手裏拿著一個蘋果啃咬了起來,山澗中有點潮濕,蚊蟲也更多,卻難不倒她,隨即手裏拿了本書慢慢地看了起來。
她現在看的是曆史書,在這本書裏大致了解了這個社會的曆史發展。
甚至還有世界曆史。
以前她的眼界何其的低,所有的了解都超過她的想象,這書她越看越覺得有意思,原來她以前生存的大豐朝,根本不存在這個世界上。
不知不覺,一中午就過去就過去了,直到遠處的哨聲響起,才知道又到了上工點。
是了,周長柏說了看書最好不能讓別人看到,她依依不舍地把曆史書裝了起來。
又想到以前看到的那本語文書裏。
許多亙古絕唱的詩詞,也讓她讚不絕口。
小溪的邊沿有不少的青草,她用鐮刀慢慢地割著青草,今天她領的任務是割牛草,一會把草割滿了送到喂牛的地方就好。
大梁村有四頭牛,除了新鮮的牛草,用不完的還可以製作成幹草,以便冬天使用。
因此需要的量比較大。
直到傍晚收工的時候,蘇靜書才慢吞吞背著一筐子青草,往牛舍處走去。
那裏在村中的最邊沿,靠近大山的山腳,與知青點一東一西,想要過去那牲口棚還要穿過整個大梁村。
收工的時候,在村裏走動的人不少。
甚至有村民不時地回頭看向蘇靜書,發現這個病弱嬌柔的女孩,竟然力氣不小,背了那麼一大筐滿滿的青草。
即使蘇靜書自己,也在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的背簍不但滿了,還冒了出來。
於是忍不住的輕笑了起來,大致是她想事情想得太投入了,都忘了在幹活。
沒多大會兒,便走到了所謂的牛舍處,一個破爛的木質大門大敞著。
右麵的牛欄拴著四頭牛,正在石槽內慢慢地嚼著青草。
而另一邊……
便是十頭豬的豬欄,雖然她之前交過不少豬草,但全都交到牛車上了,卻沒有到過豬欄。
十頭豬正在‘嗷嗷’地亂叫著,食槽內打掃得幹幹淨淨的。
這時,一個低眉順眼的中年婦人,正在旁邊的空地上用大砍刀在切著豬草。
一旁還有兩口大鍋,豬草切好一盆後,全都倒在了大鍋內,然後加上一些麩子添水熬製。
原來豬食是這樣製作的。
甚至婦人有點麻木,連頭都沒有抬起來。
不遠處,還有三個瘦骨伶仃的女孩,蓬亂著頭發在洗豬草,雖然大家沒有交流,畫麵卻神奇的和諧。
院子的左邊有兩間破舊的土坯房,裏麵走出來一個中年漢子,正是之前趕牛車的梁老二。
隻不過他一臉的淡漠看著蘇靜書道:“交牛草往那邊倒,嗯,四個工分!”
蘇靜書甚至早上都沒來。
沒想到這冷冰冰的梁老二這麼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