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東月笑了,“爹,人家自己用不了那麼多牛,給了咱們還有剩餘,難不成還不準人家賣?”

“您想想,若家裏隻有一頭,肯定不舍得,但是有一百頭、一千頭呢?”

太上皇一想也是,可是想想走過的村莊,有的一個村子裏就幾頭牛,頓時心裏有點不得勁。

“就這樣宰殺掉有點可惜了!”

沈東月笑了,“朝廷如今每年收到他們供給的五千頭牛,分派到各地雖然不是很多,也已經很不錯了。”

“再加上咱們自己養的,那牛會越來越多。”

“日後,不說做到人手一頭牛,至少偶爾想吃牛肉的時候,不會仍舊舍不得。”

“當然,這個度要好好把握住。”

“剛好咱們大月養殖太多牲畜有點費勁,不如就讓他們當咱們的養殖戶,咱們無非就是用別的東西換而已。”

“爹,咱們眼光要往前看,蠻族的後路不能徹底斬斷,那樣會魚死網破的。”

“咱們若全部靠自己養,他們就沒有了優勢,誰還來他們的攤子吃東西?”

“那生活來源是不是就斷了?活不下去了,會不會繼續想別的辦法?”

“其實,若想開了,這是件雙贏的事。”

說完,沈東月微微笑了,“如今已經好多了,以後也會越來越好,慢慢來,別著急。”

確實,已經越來越好了。

如今的邊境真的是大變樣了。

不僅僅是外麵的商鋪多了,熱鬧了。

大月百姓與蠻族子民的相處,也變了很多。

不再仇視,而是變的和平共處。

沈東月指著不遠處的一雙人說道:“爹,你看,若咱們大月國的小子,把那蠻族姑娘娶回家了,也就代表著咱們這個邊境改革徹底成功了。”

太上皇一愣,“這話是何道理?”

沈東月笑了,“通婚,就是化幹戈為玉帛的最好辦法,而且把他們的姑娘,變成咱們的人,這本就是減少他們人口的最佳方法。”

“讓他們在生活上麵依賴咱們,離不開咱們,甚至與咱們的人成婚,時間久了,就一點也興不起打仗的念頭了。”

“目前看來,隻要蠻族的皇室不出一個刺頭,那邊境至少平穩百十年。”

太上皇點點頭。

隨後,幾人又去了田地裏。

雖然已經是冬天了,但是從地裏打理的情況,就能看得出,這裏在秋季的時候,肯定種植過莊稼。

再看看遠處的山,曾經被砍伐的地方,如今都種上了樹木。

雖然看不出是什麼樹來,但是看著這一切,就讓人心裏滿足、幸福。

沈東月笑了笑,“咱們來晚了,秋季的時候,這裏應該掛滿了果子的。”

“兒臣讓人運來一批果樹苗,四年過去了,果樹應該都結果了。”

皇上心中充滿了感慨,長樂才是真正為民著想的人。

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做了這麼多他不知道的事。

默默的為邊境百姓著想,乃至做著什麼。

可以說,沒有長樂,就沒有如今安穩的邊境,更沒有大月這麼欣欣向榮的太平盛世。

回到了住的地方,火炕已經燒上,木炭也給點上了,屋裏暖呼呼的。

太上皇舒服的靠近木炭爐子,“邊境竟然能用的上木炭,可見日子是好過的。”

劉彰已經等了好一會了,一聽這話,立馬回道:“這個是長樂公主教將士們的,那年將士沒被凍死,全靠這些木炭跟磚房。”

太上皇看了看他住的房子,寬敞簡潔,溫暖舒適,雖然沒有什麼多餘的裝飾,但是看著舒心。

“缺個玻璃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