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順著竹竿流了過去,由於坡度設計的很好,一直延伸到了地頭那裏。
不止太子那幫人,連村民都愣愣的看著水車,一點點的把水運到了土地那裏。
“這個水車怎麼自己會動,我還以為要在旁邊一直推呢!”
“我也這麼以為的,畢竟這樣也比挑到地裏方便些。”
“咱東月弄的東西會那麼費勁?你們動腦子想想。”
“誰剛剛跟我說這東西看著不太好用的樣子的,不是你?”
“不是我,你記錯了。”
……
沈東月對著旁邊的裏正說道:“叔,若不需要水了,把水車那裏的桶挪一下位置,水就會又流到水裏了,在沒有弄好蓄水池之前,不能往一塊地裏流水太多,得記得移動竹竿。”
裏正趕忙點頭,“知道了。”
太子看向沈東月,張了張嘴,說:“奇跡。”
沈東月笑了,“隻要肯研究,這樣的東西會越來越多,這是可以人為製造出來的。”
“而且,僅憑一個水車,說奇跡有點過了。”
沈東月示意一下,讓太子去旁邊說話。
“皇兄,水車隻是輔助的澆水工具,但是可以讓百姓省很多的力氣,省出來的力氣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沈東月看著不遠處的大片土地,繼續說道:“其實百姓不是不想要過的更好,而是被太多的雜活占用了時間,使得一天忙活下來,並沒有多大的成效。”
太子點點頭,說道:“隻要是對百姓好的,那咱們就推行,我會讓各州府的官員在地方上先推行一下,等時機成熟了,再多做一些。”
沈東月看著太子,笑了笑,“謝謝皇兄。”
“你都叫我皇兄了,肯定要支持你的,而且,這個可是對百姓好的事情,該我謝你。”
“咱們兩個就別互相道謝了。”沈東月朗聲笑了起來。
楊子煜也慢慢的挪了過來,看向沈東月,說道:“那個武知州的事情……”
沈東月一拍腦袋,差點又忘了,朝著太子說道:“皇兄,我答應過明州府的知州,要幫他跟你提一下,想辦法調回大營的。”
太子笑了開來,“明州府情況我知道,那裏民風彪悍些,所以當初才派了個武將去任了知州。”
沈東月說道:“前一陣子,我去借用農具,跟那個武知州談過那個以戰養戰,他很有想法。”
“如果在各地實行的時候,當地駐紮的將軍大力支持的話,事情辦起來就會事半功倍,說不定父皇的壓力會更少一些。”
太子點點頭,說道:“有些事確實不宜操之過急,雖然父皇的命令沒人敢不聽,但是總會有拖遝的人。”
“父皇已經下令,以戰養戰在大月國開始實施,剛好讓百姓休養生息一下,這件事,會牽扯一些人的利益,咱們也不能太過著急。”
“若真的有願意主動支持的人,當然是最好的。”
“不過,你剛剛說的那個借農具,是怎麼回事?”
沈東月……
楊子煜在旁邊笑著解釋,“邊境的百姓都搬走了,將士要想種地,急需農具,我跟公主想來想去,為了不耽誤這一季的種植,就得先去借用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