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佳人》reference_book_ids":[7259645555175853091,6873824727178152974,6933972972357045256,7259645555205213240,7259645555192630309]}],"30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0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start_container_index":30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亂世佳人》reference_book_ids":[7259645555175853091,6873824727178152974,6933972972357045256,7259645555205213240,725964555519263030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0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4,"start_container_index":30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1},"quote_content":"《飄》reference_book_ids":[6885615156642974733]}],"23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3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9,"start_container_index":23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2},"quote_content":"《古今和歌集》reference_book_ids":[7025500112617065502]}],"31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1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24,"start_container_index":31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18},"quote_content":"《哈姆雷特》reference_book_ids":[7111990303451515912,6885615257843141645,7070317133669862414,7261897841927261218]}],"34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41,"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9,"start_container_index":341,"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5},"quote_content":"《自然》reference_book_ids":[7169596177833266189,7204765964989107258]}],"34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4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9,"start_container_index":34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5},"quote_content":"《自然》reference_book_ids":[7169596177833266189,7204765964989107258]}]},"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世界上最古老的足球俱樂部
謝菲爾德足球俱樂部是世界上首批成立的足球俱樂部之一,亦是現存最古老的足球俱樂部。球會初期並無固定主場,賽事都會在英格蘭北部南約克郡謝菲爾德各個不同的球場舉行,當中包括現時謝菲爾德足球俱樂部的主場巴拉摩徑球場。
世界上最早成立的足球協會
英格蘭足球總會,是一個管理英格蘭境內(包括其他海外屬地澤西島,根息島及曼島)有關足球事務的法定機構,於1863年正式成立。
英格蘭足球總會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足球官方總會,亦是西歐第一家足球總會,負責英格蘭境內一切的足球事務。具體工作包括設立比賽規則、管理英格蘭國家足球代表隊、改革足球聯賽、仲裁英格蘭一切球會紛爭,等等。英格蘭足球總會同時亦是歐洲足協和國際足協的會員。
世界上最大的室內足球場
美國的新奧爾良室內足球場世界上最大的室內足球場。它建成於1975年,麵積達20多公頃,頂高82米。球場可容納觀眾7.7萬人,室內溫度可隨意調節,照明設備齊全。
世界上最大的足球博物館
1986年,英國開辦了世界上第一個最大的足球博物館,該博物館坐落在倫敦市北一座名叫西合得的小鎮上。
這個足球博物館的創辦人名叫威洛爾,他也是一名狂熱的足球運動迷。在生活中,他喜歡收藏有關足球運動的資料和物品。比如,一些足球老將的照片、足球明星使用過的物品、足球起源的文史資料等。
在這個足球博物館中,有些物品極為珍貴,像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時,英國足球隊隊長佐特的球衣,馬菲士的球鞋等。
這座小鎮自從開辦了足球博物館後,立即成為了各國足球運動員向往的地方。
世界上最大的足球運動輸入國
世界上最大的足球運動運輸人國是足球強國意大利。意大利是國際足聯會員國中第一個引進外籍球星組成國家隊的國家。1934年,在第二屆世界杯賽時,參賽的意大利國家隊中就有4名阿根廷人,結果意大利奪得本屆杯賽的冠軍。在第三屆世界杯賽中,意大利隊再次奪魁。
1962年,第七屆世界杯賽後,國際足聯做出規定:代表一個國家隊踢球的隊員,禁止再代表另一個國家踢球。
世界上最早的女足球裁判
18歲的西班牙姑娘瑪裏亞·德裏·克爾門·古茨耶烈斯於1979年獲取了西班牙足協的裁判員證書,成為世界上第一名女足球裁判。開始她隻能擔任少年隊比賽的裁判,隨後逐步升級,成為甲級隊比賽的裁判。
第一屆16歲以下世界足球賽
1985年7月31日至8月11日,在中國北京、天津、大連、上海舉行,來自五大洲6支少年足球勁旅參加決賽比賽。在國際足聯81年的曆史中,舉辦少年世界足球賽尚屬首次。結果尼日利亞隊以2:0挫敗聯邦德國隊,榮獲首屆杯賽冠軍。
最早射入1000個球的球員
在100多年的現代足球史上,擁有射人千球紀錄的僅有3位球員。巴西的弗裏登雷克,在1909~1935年的足球生涯中,共踢進1329個球,是世界上最早射入千球的球員。另外兩人是:巴西的貝利,1956~1977年間共射人1281個球,奧地利的賓德爾,1930~1950年共射人1006個球。
參加世界杯次數最多的球員
參加世界杯賽次數最多的球員是墨西哥隊的守門員卡巴哈·安東尼奧。他在1950~1966年間,共參加了5屆世界杯賽,是至今唯一踢過5屆世界杯賽的球員。
代表國家隊參賽最多的球員
迄今為止,世界各國參加國家隊比賽100場以上的隊員,約有10個。其中,北愛爾蘭隊的門將帕特·詹寧斯獨占鰵頭。
1964年在北愛爾蘭和威爾士隊比賽中,他首次亮相。至1985年11月13日與英格蘭隊進行最後一場第十三屆世界杯足球賽預賽,他在北愛爾蘭隊共參賽113場。詹寧斯的這個參賽紀錄,比意大利“門神”迪諾·佐夫的參賽場數(112場)還要多1場。代表國家隊參賽112場的還有瑞典人諾爾德克維斯特。秘魯國家隊的自由中衛瓊比達斯,自1963年曾代表國家隊出賽140場,但此紀錄國際足聯不予承認。
年齡最大的國家足球運動員
年齡最大的國家足球運動員是威爾士隊的梅雷第斯。他在1895~1920年期間,共效力國家隊長達26年。他最後一次參賽時,已年屆45歲零229天。
見“官”最多的球員
巴西球王貝利是曆史上會見國家首腦最多的體育使者。他共到過88個國家,會見過10個國王、5個皇帝、70個總統、40個國家元首和兩位教皇。世界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歌曲有90多首,他給人們的簽字已無法計數,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位文豪、影視明星和國務活動家、政治家。
最早的亞洲杯冠軍
最早的亞洲杯冠軍於1956年在中國香港舉行。參加比賽的隻有8支球隊,分別來自東亞地區(含東南亞)和以色列。南朝鮮隊奪得首屆比賽冠軍。
世界上最早的乒乓球運動
據英、俄的有關雜誌記載,乒乓球運動起源於19世紀後期。有一年夏天,英國倫敦出現了少有的酷熱,天氣特別悶熱,兩個貴族青年約好幾個朋友在一家高級餐館的房間裏用膳,由於天氣悶熱,飯畢都已汗流浹背,於是都拿起雪茄盒子的蓋頭代扇解熱。其中有一個人從地板上撿起一個酒瓶上的軟木塞子,和另一個貴族青年用盒子改做拍子,利用軟木塞子的彈性,在桌上像打網球一樣,這個遊戲都引起了青年們的興趣,以後引起貴族們的重視,使得這項成為乒乓球的時髦運動很快成為上流社會的社交和娛樂活動的內容。
世界上最早發展滑冰運動的國家
滑冰運動,在中國不僅開展得很早,而且水平也很高。1250年前後,荷蘭盛行把釘在木板上的鐵製冰刀綁在鞋上滑冰。而據中國《宋史·禮誌》載:“幸後苑觀花,作冰嬉(即滑冰)。”可見,早在宋朝(960~1279)即有滑冰運動了。
創田徑紀錄最多的運動員
沃·雷美是本世紀最優秀的長跑家,他的雕像矗立在芬蘭赫爾辛基奧林匹克運動場。由於他一生中共創了22次世界田徑紀錄,為體育界立下了不朽的功績,芬蘭天文學家把新發現的第1941顆太陽係行星命名為“雷美”,用以紀念自己的英雄同胞。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顆以運動員命名的行星。
世界上最早的跳高運動
在中世紀時,開始有了跳高運動的記載。到了1800年初,英國消遣娛樂活動中也開始出現了跳高項目。那時,跳高比賽是根據當地報紙所公布的日程進行的。比賽時沒有沙坑,在泥地或草地上進行,用兩根杆子插在地麵上,拉起一定高度的繩子來衡量比賽的高度。比賽由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主持,由促進人和一般平民下定賭注,在一陣鑼鼓的喧鬧下進行。由於有了賭注的激勵,比賽的氣氛異常的熱烈緊張。
當時,運動員的技術水平還很低,運動員采用雙腳起跳過杆的辦法,既沒有助跑技術,也沒有固定的起跳高度。比賽時,沒有丈量成績的記錄和固定的規則。這種娛樂方法一直延續到1851年。
世界上最早的柔道運動
柔道是由中國的角力演變過來的,相繼傳入日本和東方諸國。日本人把它改造、提煉成獨特的一種武術手段,在日本的德川時代被稱為“柔道”。
最早的柔道運動是一種雙人格鬥式的摔打,允許抓、握、摔、抱等動作。可以用壓抱,勒頸,反關節擒拿等技術,設法把對手置於自己的控製之下,使之無法動彈的一種形式。在日本民治15年2月,柔道成為日本海軍的自修課。
世界上最困難的運動
美國體育學者通過科學的分析計算,最後得出結論:世界上最困難的體育運動是棒球。耶魯大學退休體育教授羅伯特·阿戴爾在他的新書《棒球物理學》中列出最困難的10項運動,排在榜首的是“用球棒擊打棒球”。
首次從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
潘多,藏族女子登山運動員,運動健將。西藏江達人,1959年被選入中國登山隊。1981年後任江蘇省無錫市體委副主任、全國體總副主席,是第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1959年與其他七名女隊員一起登上海拔7546米的慕土塔格山,創造了女子登山高度世界紀錄。1961年與西繞等一起登上海拔7595米的公格爾九別峰,再次創造女子登山高度世界紀錄。1975年5月27日作為中國登山隊副隊長,與八名男隊員一起從東北山脊登上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瑪峰,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從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女運動員。兩次獲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1985年被國家體委授予“新中國體育開拓者”榮譽獎章。
第一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
埃德蒙·希拉裏,世界最著名的登山家之一,1919年生於新西蘭奧克蘭。自幼喜歡登山和探險活動,在中學時開始了登山探險的實踐。
1953年5月29日,和同伴丹增一起,從珠穆朗瑪峰南側攀登,第一次站在了世界之巔。除了攀登珠峰以外,還登上了喜馬拉雅山脈的所有11座山峰,全部在海拔6000米以上。在此之後的1958年,他完成了獨自穿越南極的壯舉,這是他的又一次成功的冒險經曆。在1975年,他曾沿著恒河溯源而上,踏上神聖之旅,此舉為他在印度贏得了很高的聲譽。20世紀90年代,他又完成了為聯合國兒童署和聯合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籌資的環球旅行。
埃蒙德·希拉裏曾經把自己的登山與探險經曆寫成書,並因這部書而獲獎,但是他說:“我不認為我是個十分偉大的作家,就描寫我的登山生涯而言,我隻是覺得自己是一個稱職的作者。”為紀念埃德蒙·希拉裏,新西蘭5元正麵為他的肖像。
第一個登上世界七大高峰的人
第一個登上各大洲最高峰(印度尼西亞伊裏安查亞省的查亞庫蘇瑪峰算做大洋洲最高峰)的人,是加拿大登山運動員帕特裏克·莫羅。截至1986年5月7日,他登上最後一座高峰,成為真征服世界七大高峰的第一人。
第12章軍事常識輯錄——軍事之最
使用時間最長的冷兵器
世界上大量裝備和使用時間最長的冷兵器是矛。矛的原始形態是舊石器時代人類用來狩獵的前端削尖的木棒,後來人們用石頭、獸骨製成矛頭,綁在長木棒的前端。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在古埃及和兩河流域出現了銅矛。
中國戰國晚期開始,較多地使用鋼鐵矛頭。公元14世紀以後,瑞士軍隊開始使用近6米長的步兵用矛。直到20世紀初,波蘭騎兵的裝備中還有長矛。
世界上第一把刺刀
1640年前後,在法國巴容納城,出現了世界上第一把刺刀。該刺刀呈劍形,插人滑膛槍口內使用,作為槍手的自衛武器,歐美許多國家都以該城名稱呼刺刀,但這種刺刀一旦插入槍口,就不能射擊,若插得太緊,就不易拔出;若插得太鬆,就容易脫落,或留在敵人身上,不便於使用,直到1688年發明了套筒式刺刀,取代了這種刺刀。
由於刺刀的出現,17世紀末,長矛槍手便從歐洲軍隊編製中消失,冷兵器退居到次要地位。
最早的手槍
手槍是一種單手握持瞄準射擊或本能射擊的短槍管武器,通常為指揮員和特種兵隨身攜帶,用在50米近程內自衛和突然襲擊敵人。現代手槍的基本特點是:變換保險、槍彈上膛、更換彈匣方便,結構緊湊,自動方式簡單。現代軍用手槍主要有自衛手槍和衝鋒手槍,主要有左輪手槍、自動手槍(實際是半自動手槍)、全自動手槍三種類型。
手槍的最早雛形在14世紀初或更早幾乎同時誕生於中國和普魯士(今德國境內)。在中國,當時出現了一種小型的銅製火銃──手銃。它口徑一般為25毫米左右,長約30厘米。使用時,先從銃口填入火藥、引線,然後塞裝一些細鐵丸,射手單手持銃,另一手點燃引線,從銃口射鐵丸和火焰殺傷敵人,這可以看作是手槍的最早起源。
1331年,普魯士的黑色騎兵就使用了一種短小的點火槍,騎兵把點火槍吊在脖子上,一手握槍靠在胸前,另一手拿點火繩引燃火藥進行射擊,這是歐洲最早出現的手槍雛形。
14世紀中葉(不遲於1364年),意大利的幾個城市都出現了成批製造的一種名為“希奧皮”的短槍,“希奧皮”(scioppi)一詞源於拉丁文,詞意即是手槍。這種槍長僅17厘米,因此許多人認為它是世界上第一種手槍。
第一支自動手槍
1892年,奧地利人J·勞曼成功地設計世界上第一支自動手槍——肖伯格手槍。該槍由彈匣供彈,借助火藥燃氣能量進行裝彈。
世界上最早的無聲手槍
無聲手槍又叫做“微聲槍”。實際開槍時不可能沒有聲音,隻是聲音微弱而已。這種槍就是要求射擊時做到:無聲、無光、無焰。主要是用於暗殺。
世界上最早的無聲手槍是英國馬克西姆發明的。他喜歡安靜地工作,特別討厭打獵的槍聲。可是他住的那片樹林裏,偏偏有獵人在打獵,老是傳來槍聲,這使他很惱火。他大聲對獵人說:“你們不會使槍不發出聲音嗎?”獵人笑著說:“你有這種槍嗎?要有我們出錢買一支。”馬克西姆一生氣,開始研究起無聲手槍來。
經過幾年的努力,1909年他終於製成了一種裝在獵槍上使用的消聲器,能使射出來的響聲大大減少。
世界上最早的左輪手槍
世界上最早的左輪手槍出現於公元16世紀。但是,那時的左輪手槍需要用手撥動轉輪的火繩,因此應用範圍有限。
1835年,美國人S·柯爾特在原有左輪手槍的基礎上,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有實用價值,並得到廣泛應用的左輪手槍,並且在英國取得了專利權。因此,柯爾特是左輪手槍的真正發明者,並推崇他是“左輪手槍之父”。
1835年以後,柯爾特又陸續研製了多種不同型號的左輪手槍,但作為武器正式裝備部隊的是M1860型。到19世紀末,左輪子槍已成為軍火市場的暢銷貨,流行於世界。
第一支機槍
1718年,英國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機槍——單管多膛手搖連發槍,並取得專利。但由於該槍太重,裝彈困難,沒有得到推廣使用。
第一支衝鋒槍
1915年,意大利人設計了發射9毫米格利森蒂手槍彈的派洛沙連發槍,被公認為是世界衝鋒槍的鼻祖,也是世界上第一種發射手槍彈的連發武器。
最早的魚雷
世界上第一條魚雷是1866年由奧匈帝國英籍工程師懷特·海德研製成功的,並用其名字命名為“白頭”魚雷。該魚雷裝藥15—18千克、口徑356毫米、長3.53米、重135.4千克、航速6.7節、航程640米,利用壓縮空氣驅動活塞發動機,帶動正反轉螺旋槳推進。
航程最遠的魚雷
世界上航程最遠的魚雷是美國研製的“海矛”火箭助飛魚雷。該魚雷航程超過100千米,是反潛的有效武器,尤其是反核動力戰略導彈潛艇,故又被稱為反潛導彈。
口徑最小的魚雷
世界上口徑最小的魚雷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使用的MK43型空投電動自導魚雷中的一種。該魚雷口徑隻有254毫米,其裝藥量為30千克,是魚雷技術成熟後裝藥量最少的魚雷。
世界上最早的音響水雷
世界上最早的音響水雷是德國於1940年8月投入使用的。該水雷采用非觸發式聲控引信,隻要艦船進入雷區,艦上機械輻射噪聲或螺旋槳轉動噪聲便可擊發引信。
世界上最早的水壓水雷
最早的水壓水雷是德國於1944年1月首次使用的。該水雷采用非觸發式水壓引信。當艦船通過雷區時,水與船之間所產生的相對運動導致水雷表麵的水壓發生變化,從而觸發水壓引信。
第一顆核水雷
第一顆核水雷是蘇聯於20世紀60年代研製生產的。該雷主要用於攻擊大型艦艇,裝藥為5000萬到2億噸TNT當量,可危及距爆心幾百米至上千米的艦艇,威力巨大。
最早的軍用雷達
很難說涉及究竟誰是第一部雷達發明人。美國在1936年1月研製出可探測40千米外飛機的脈衝雷達,德國在1935年9月製造出可探測19千米外海岸和8千米外艦船的船用雷達,而法國在1936年已經把早期的雷達裝上了“諾曼底”郵船,以防碰撞冰山。但現在人們普遍認為最早投入實用的軍用雷達是由英國研製的,其中英國科學家羅伯特·沃森·瓦特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當軍用飛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現後,像英國這樣一些國土麵積小、無回旋餘地的國家往往來不及下達防空命令,來襲飛機的炸彈就已經落到了頭上。因此,英國首先開始研製一種能夠遠距離發現飛機的儀器。
沃森·瓦特從聲音傳播的回聲中得到了啟示。他認為電磁波傳送出去以後,遇到障礙必定有向回反射的可能性,如果發明一種裝置即能夠發射電磁波,又能夠接受,就可以在很遠的距離上探測到飛機的行動。
1919年,他研製成第一個雷達裝置,1935年又研製成使用1.5厘米波的新式飛機探測雷達裝置GH係統。1938年,GH係統正式投入使用,部署在英國的泰晤士河口附近。對飛機的探測距離達250千米。到1941年,英國沿海岸線部署了完整的雷達警戒網。同年英國還研製出超短波雷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夜不停地監視著英國周圍的海空。在德國空軍大規模空襲英國本土和首都倫敦的時候,為英國人提供了足夠的隱蔽疏散時間和為英國皇家空軍贏得了充足的起飛迎擊時間。
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最早的火炮叫做“加農炮”,出現在14世紀的早期。這種火炮的主要構造是一根厚重的金屬管,金屬管的一頭被封起來,裏麵裝滿了火藥。點燃導火線引起管內的火藥爆炸,把一顆鋼做的球從金屬管口射出來。
世界上最早的軍艦
世界上最早的軍艦是古希臘和羅馬的軍艦,這些軍艦用槳和帆來開動,後來發明了火炮和蒸汽機,並用鋼鐵來造船,這是軍艦史上一個重大的進展。
世界上最重的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西斯德國建造的“鼠”式坦克竟是當今世界上最重的坦克,重達188噸,是普通坦克的3倍。“鼠”式超重型坦克乘員8人,車長9米,高3.66米,寬3.67米,火炮口徑達150毫米,外加兩挺7.62毫米機槍,最大速度2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為190千米。
1942年6月8日,德國著名的坦克設計師波爾舍博士在會見希特勒的時候提出發展超重型坦克,希特勒當日即任命波爾舍為總設計師,研製一種安裝有128毫米或150毫米火炮的超級重型坦克,這就是“鼠”式坦克的來曆。
第一輛魚雷坦克
世界上第一輛魚雷坦克是1986年瑞典海軍借助民用海底勘探車改裝的“海蟹”TPV-86水下魚雷車。“海蟹”可發射TP43-0型反艦魚雷,射程為15~30千米。它既克服了潛艇難以在50米以內的近海作戰的缺點,又比魚雷艇具有較好的隱蔽性,對近岸防禦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從1914年到1918年期間,駭人的戰火吞噬了整個歐洲。這場戰爭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戰禍幾乎涉及到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
大戰起因於歐洲幾個強國之間的競爭對抗,戰事在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之後開始。不久,其他國家紛紛參戰,於是形成兩大集團:包括英國、法國、意大利、俄國和美國的協約國,以及包括德國、奧匈帝國和土耳其的同盟國。起初,人人都以為戰爭很快就會結束,而且充滿榮耀,因此,青年們踴躍參加各國的陸海軍。但是,不久形勢明朗:對陣兩支大軍誰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一舉擊敗對方而取勝。成千上萬的士兵戰死沙場,換來的隻是把陣地推進數百米而已。最後,這場被某些人稱為“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以無結果而告終。若幹年後,一場更為殘酷的戰爭又在歐洲爆發。
世界上最長的戰爭
世界上最長的戰爭是公元718年,西班牙人為爭奪伊比利亞半島而同摩爾人進行的戰爭,一直持續到1492年,最終以西班牙人的勝利而告終,整個戰爭斷斷續續地持續了774年。
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
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這次大戰中,參戰國達60多個,20多億人口被卷入其中,參戰軍隊累計1.1億人,戰場遍及3大洲、4大洋,曆時6年之久。大約9千萬士兵和平民傷亡,3千萬人流離失所。其空前的廣度、深度和烈度,成為人類戰爭史上的一次巨大的災難。
第一次核突擊
1945年8月6日淩晨,美國6架B-29型飛機從馬裏亞納群島的提尼安島起飛,其中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飛往日本廣島。8時15分,載機在廣島上空1萬米高度投下原於彈,45秒鍾後,原子彈在666米空中爆炸,原子彈爆炸後的廣島,出現時速1200千米的火浪,大火燃燒6個多小時,結果,爆炸中心周圍12平方千米內的建築物全部被摧毀,全市房屋被毀近2/3,炸死、炸傷近7萬餘人,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核突擊,從而在世界軍事史上揭開了核時代的序幕。
第一次高度現代化的戰爭
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盟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為恢複科威特領土完整,與伊拉克進行了一場世界戰爭史上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戰爭。開戰前夕,多國部隊總兵力為69萬人,1991年1月17日淩晨2時,多國部隊空襲伊拉克,海灣戰爭爆發。
世界曆史上最大的海戰
世界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是“日德蘭”大海戰。1916年5月31日,“日德蘭”大海戰爆發,在英國和德國之間進行的這次戰役中,雙方都投入了眾多兵力。英國方麵:航空母艦一艘、戰鬥巡洋艦15艘、輕型巡洋艦26艘、戰列艦32艘、驅逐艦77艘、裝甲巡洋艦8艘、布雷艇一艘及其他艦艇共160餘艘,總噸位125萬噸,投入總兵力為6萬人。德國方麵:“無畏”級戰列艦16艘、準“無畏”級戰列艦6艘、戰鬥巡洋艦5艘、輕巡洋艦11艘、驅逐艦61艘及其他艦艇共101艘,總噸位66萬噸,投入的總兵力為4.5萬人。
第一次使用鐵甲艦的海戰
1862年3月,美國聯邦軍在詹姆斯河河口德漢普頓錨地部署了5艘護航艦和數艘炮艦。3月8日午後,正在試航的南部同盟軍的鐵甲艦在漢普頓遭到聯邦軍的攻擊,同盟軍海軍上校指揮“弗吉尼亞”號先後擊沉聯邦軍兩艘戰艦,並使3艘護航艦擱淺,夜晚,聯邦軍駛入漢普頓錨地,9日,“弗吉尼亞”號炮擊擱淺的“明尼蘇達”號。8時許,“模擬特”號進行還擊,兩支鐵甲艦經過4小時的戰爭,未分勝負,遂退出戰鬥。
漢普頓海戰是世界上第一次使用鐵甲艦的作戰,從此,鐵甲艦作為新生力量登上了世界戰爭舞台。
第一次使用電報通信的戰爭
1853~1856年,俄國為爭奪近東地區勢力範圍與英國、法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撒丁王國進行了一場戰爭,因主戰場在克裏木半島,這次戰爭稱克裏木戰爭。俄國參加戰爭兵力約70萬人,火炮1400餘門,戰艦380艘,英國,法國等國總兵力達100餘萬人,戰艦440餘艘。戰爭中,鐵路,汽船開始廣泛運用,並第一次使用電報進行了通信。
海戰史上最大的水雷陣
海戰史上最大的水雷陣是史稱的“北海大障礙”。1918年5月,為對付德國海軍艦隊的威脅,英美兩國軍隊在寬250海裏、水深124~199米的設得蘭群島和挪威西南角之間布設了大型雷障,以封鎖北海北部海域。布設行動共耗時6個月,布設各種水雷7.0117萬枚,雷陣長230千米。
成效最大的水雷封鎖戰
成效最大的水雷封鎖戰是1945年3~8月美軍對日本進行的水雷封鎖。美軍先後出動了1424架次的B—29轟炸機,在日本海上航道布設各種水雷1.2053萬枚,共擊沉擊傷艦船670艘,使整個日本陷於極度饑餓和貧困之中,史稱“饑餓戰役”。
第一個統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