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冷問題也有熱答案(1 / 1)

為什麼經驗有時會讓人變蠢?為什麼女孩相親時不要帶漂亮閨密?

為什麼靠邊的座椅受歡迎?為什麼有的團隊會讓人變懶惰?為什麼長相好的人更容易事業有成?

為什麼減肥總是從明天開始?為什麼關掉電視或者斷開網絡對我們很難?為什麼我們的選擇總會受到他人行為的影響?……

可樂真的會殺死精子?止咳藥含有興奮劑?解酒藥真的會讓人千杯不醉?……

鳥獸蟲魚也會為了生存奮力拚搏?它們也有娛樂生活?它們也會思考生命的本質?它們也和人類一樣被誤會、被傷害?

在我們身邊,隨時隨地都充斥著一些十分有趣,卻又瑣碎、龐雜的小知識,這就是冷知識。隻是大多數人都沒太留意,甚至覺得那不過是一些簡單可笑的“傻瓜問題”。其實,那些看似簡單的“傻瓜問題”,之所以常常讓人難以回答,原因就在於它們“很冷”。

雖然這些“傻瓜問題”給人感覺“很冷”,但是這些“冷知識”與“冷笑話”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越是“冷”,就越有趣、越吸引人。比如,“重要時刻,大腦為何一片空白?”“為什麼倒黴了喝涼水都塞牙?”“為什麼我們總是管不住這張嘴?”這些無不是人們閑聊時最具趣味性的話題,正如美國科幻文學大師艾西莫夫所說:“人類是唯一獲得越多冷知識越感到快樂的動物。”

早些時候,蘇聯科普作家米·伊林所著的《十萬個為什麼》以新奇古怪的問題與可愛幽默的回答,整整影響了一代人。相比這種正襟危坐的“百科知識”,今天的科學家們正試圖提供一個有趣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的某些正經問題,試圖從一些看似很細小、輕微,有時還顯得愚蠢,甚至“無聊”的問題中,合力打造出一位問不倒先生。他就像機器貓的大口袋,能處理各種不按常理出牌的疑難問題。

科學並不是遙遠、深奧、冷漠、晦澀的東西,科學家也並不是生來就不苟言笑,他們是一群有著強烈好奇心和充足行動能力的人,並且正在用嚴肅的科學方法來研究看起來非常不嚴肅的問題,比如說,為什麼約會吃飯也流行男左女右,為什麼不該讓別人請你喝飲料,為什麼劇透會讓故事變得更精彩……所以說,因為有科學精神,有幽默感,世界才如此美好。

事實上,知識沒有大小之分。有些時候,正是我們對小問題的關注和探究才解決了大問題,從而改變了人類的曆史進程。而且我們也總能發現,那些對冷門知識比較在行的人,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上,總能成為當之無愧的話題達人和異性眼中的絕對焦點,以自己的博學多才和幽默風趣受到大家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