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體育賽事
奧運會的起源
奧運會發源於古希臘。因為古希臘是一個神話王國,眾多的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為古奧運會的起源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傳說之一: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為祭祀宙斯而定期舉行的體育競技活動。
傳說之二:與宙斯的兒子赫拉克勒斯有關。赫拉克勒斯因力大無比獲“大力神”的美稱。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無法完成的任務,不到半天功夫便掃幹淨了國王堆滿牛糞的牛棚,但國王不想履行贈送300頭牛的許諾,赫拉克勒一氣之下趕走了國王。為了慶祝勝利,他在奧林匹克舉行了運動會。
傳說之三:古希臘伊利斯國王為了給自己的女兒挑選一個文武雙全的駙馬,提出應選者必須和自己比賽戰車。比賽中,先後有13個青年喪生於國王的長矛之下,而第14個青年正是宙斯的孫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愛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國王的挑戰,終於以智取勝。為了慶賀這一勝利,佩洛普斯與公主在奧林匹亞的宙斯廟前舉行盛大的婚禮,會上安排了戰車、角鬥等項比賽,這就是最初的古奧運會,佩洛普斯成了古奧運會傳說中的創始人。這是關於古奧運會起源流傳最廣的故事。
事實上,奧運會的起源與古希臘的社會情況有著密切的關係。公元前9-8世紀,希臘氏族社會逐步瓦解,城邦製的奴隸社會逐漸形成,建立了200多個城邦。城邦各自為政,無統一君主,城邦之間戰爭不斷。為了應付戰爭,各城邦都積極訓練士兵。斯巴達城邦兒童從7歲起就由國家撫養,並從事體育、軍事訓練,過著軍事生活。戰爭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強壯身體,而體育是培養能征善戰士兵的有力手段。戰爭促進了希臘體育運動的開展,古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也帶有明顯的軍事烙印。連續不斷的戰事使人民感到厭惡,普遍渴望能有一個賴以休養生息的和平環境。後來斯巴達王和伊利斯王簽訂了“神聖休戰月”條約。於是,為準備兵源的軍事訓練和體育競技,逐漸變為和平與友誼的運動會。
奧運會的發展曆程
公元前776年,希臘人規定每4年在奧林匹亞舉辦一次運動會。同年,第一屆奧運會舉行,多利亞人克洛斯在短跑比賽中取得冠軍。他成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榮獲桂冠的第一個人。後來,古希臘運動會成為顯示民族精神的盛會。從公元前776年開始,到公元394年止,曆經1170年,共舉行了293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公元394年被羅馬皇帝禁止。
1875~1881年,德國人庫蒂烏斯在奧林匹克遺址發掘了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興趣。法國教育家皮埃爾·德·顧拜旦認為,恢複古希臘奧運會的傳統,對促進國際體育運動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在他的倡導下,1894年6月,在巴黎舉行了首次國際體育大會。國際體育大會決定把世界性的綜合體育運動會叫做奧林匹克運動會,並於1896年4月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第一屆現代奧運會,每4年一次,到2004年,已經成功舉行了28屆奧運會。第29屆奧運會將會在2008年中國北京舉行。
亞運會知識
亞運會全稱亞洲運動會,是國際奧委會所承認的地區性大型綜合運動會,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亞奧理事會)主辦。它不僅是亞洲地區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綜合性運動會,同時也代表了整個亞洲的體育運動水平。亞運會的前身是遠東運動會和西亞運動會。每4年一屆,與奧運會相間舉行,會期16天。第1屆亞洲運動會原定於1949年2月在印度新德裏召開,因故延至1951年舉行,至2005年共舉行了14屆。
亞洲運動會比賽項目大都為奧林匹克運動會項目,但不像奧運會有嚴格的規定,東道國可根據自身的條件和運動技術水平適當增選。
奧運會的法定語言和格言
1894年巴黎國際體育會議上規定法語為國際奧運會法定語言,後改為法語和英語兩種語言為奧運會法定語言。
奧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強。”亦稱奧林匹克座右銘或口號,這是顧拜旦一位密友於1895年提出的,1913年獲國際奧委會正式批準成為奧運會格言。
奧運會會旗的圖案是什麼
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的圖案(插入:20奧運會會旗)為白色、無邊,中央有5個相互套連的圓環,自左至右為藍、黃、黑、綠、紅。5個圓環象征五大洲的團結和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平的比賽和友誼的精神在奧運會相聚。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在1914年巴黎舉行的第6屆奧運會上首次使用。
申辦奧運會城市是怎樣確定的
申請主辦奧運會的城市,經該國奧委會同意後,由該市官方當局向國際奧委會提出申請,如果由幾個城市同時申請的,由國際奧委會召開會議,由國際奧委會委員投票選舉其中的一個。會議必須在非候選城市的國家進行,一般情況下,應在舉辦該屆奧運會6年前選定。
奧運會會旗交接儀式
奧運會會旗交接儀式在該屆奧運會開幕式上舉行。由上屆奧運會主辦城市代表將會旗交給國際奧委會主席,再由主席將會旗授予當屆主辦城市市長,然後將會旗保存在市府大樓,四年後再遞交下屆主辦城市。當屆升起在運動會主體會場上空的是一麵代用會旗。
奧運會會期是多長時間
奧運會會期原來沒有規定,有幾屆奧運會因種種原因會期甚至長達半年之久。從20世紀30年代起,規定包括開、閉幕式在內,夏季奧運會不得超過16天,如遇特殊情況會期可相應順延;冬季奧運會會期為12天,1984年國際奧委會第187次會議決定,從1988年第15屆冬季奧運會開始,會期延長至16天。
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國際奧委會規定,夏季奧運會比賽項目至少包括下列項目:田徑、賽艇、籃球、排球、足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曲棍球、拳擊、皮劃艇、自行車、擊劍、體操、舉重、柔道、摔跤(自由式、古典式)、遊泳(含跳水、水球、花樣遊泳)、現代五項、馬術、射擊、射箭、帆船;冬季奧運會必須有:滑雪、滑冰、有舵雪橇、運動雪橇(亦稱無舵雪橇)、冰球和現代冬季兩項。東道主國可根據本國情況,在國際奧委會規定的項目範圍內選擇。
奧運會點燃“聖火”的由來
聖火起源於古希臘神話傳說。古希臘神普羅米修斯為解救饑寒交迫的人類,瞞著宙斯偷取火種帶到人間,火一到人間就再也收不回去。宙斯隻好規定,在燃起聖火之前,必須向他祭祀。根據這個神話,古奧運會在開幕前必須舉行隆重的點火儀式。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恢複後,1912年顧拜旦提出了點燃奧林匹克聖火的建議。1928年的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上,奧運聖火首次出現。自1936年起,奧林匹克聖火首先於奧運會的故鄉希臘奧林匹亞被點燃,然後火炬以接力形式傳到主辦國,並於奧運會開幕前一天被送達舉辦城市,開幕式時進入會場,一般由東道國著名運動員點燃塔上焰火,直到閉幕時熄滅。奧運會聖火象征著光明、團結、友誼、和平、正義。
冬季奧運會的由來
20世紀初,冰雪運動已在歐美一些國家廣泛開展。1908年倫敦奧運會首次列入了花樣滑冰比賽,受到了成千上萬的冰雪愛好者的歡迎。由於冰雪運動項目的日益增多,1921年國際業餘田徑聯合會布拉格會議期間,由挪威、瑞典、法國、加拿大等國代表提出了舉辦冬季奧運會的方案。在1922年國際奧委會巴黎會議上,決定在1924年第8屆奧運會前舉行這類比賽,當時稱為“第8屆奧林匹亞德體育周”,在法國夏蒙尼舉行。這就是首屆冬季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