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吳趼人全集.社會小說集.下》(87)(1 / 2)

第八回 程小姐揮拳打浪子李若愚掉舌戰儇兒

且說辜望延正和李若愚談得入彀,忽然門外一陣喧嚷大鬧之聲。恰好一個小丫頭往外麵泡開水回來,走進門便對若愚說道:“屠老爺被隔壁程家大小姐扭住來打呢。”若愚歎了一口氣道:“又是一出把戲。”望延正要動問時,隻見屠牖民踉蹌而來,臉上紅一片白一片的,還聽得門外那女子罵聲。若愚起身讓坐,笑著問道:“在外麵吵甚麼?”牖民漲紅了臉,憩了一會道:“我們中國人的程度低到極點了,怪不得孔子當日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我依著文明國之規矩和他結交,認他做一個女朋友,不料他倒幹預我的自由起來了。”【眉】以此事標題,卻僅以一筆了之,非不能細寫也,不欲以此等事汙我筆墨也。誌士如此,那得不厭世。若愚道:“這個似乎不關程度的高低,倒是社會習慣上的講究。自從先王製禮,內言不出,外言不入。數千年來秉此禮教,一旦要舍去我的本來,要去改從別人,這又何苦呢?”說著又回頭對望延道:“前日我說過於開通,就是這等去處。”

牖民道:“虧你每每自命開通,試問要強國,除了改良社會,從那裏入手?”若愚道:“我豈不知改良社會是個要著?不過我所說的改良社會,是要首先提倡道德,務要使德育普及,人人有了個道德心,則社會不改自良,並非要扭轉一切習慣,處處要舍己從人的。”牖民嗬嗬大笑道:“你不要扭轉一切習慣,我試舉幾種習慣你聽可要扭轉,‘倚賴’‘自利’‘躲懶’‘推委’‘因循’,請教這等習慣,在社會上還能望改良麼?”若愚道:“這等都是性質,並非習慣,都是道德淪亡之後,才有這等壞性質。所以我說要德育普及是改良社會第一要義;至於一切習慣,東西異俗,盡可各從其便;若一定要舍己從人,反可以養成崇拜外人之心;況且舉動一切都是形式上的問題,與道德毫無幹涉的。”

牖民嗬嗬大笑道:“虧你還要自命開通,戊戌那年,康、梁之徒便有改易服式之議,說是改了服式便可觸目驚心,自然振作了。那康、梁之徒,自我輩今日視之,已是腐敗之尤。你的見識還不及他呢。”若愚道:“大凡人說一句話,必有所為而發,斷非憑空臆說的。戊戌那年,初言變法,一班老憒糊塗的人,擁擠在要津上。此時康、梁輩在政界上發言,自不得不作此說。當時若改了服式,無異給他們寫了一張座右銘;若在今日社會上,這改服式與不改,有何關係;若說改了服式可以振起尚武精神,此說固似近是,然而精神之發生,教育最為緊要。所以學堂的講堂上,實是精神發生之地;若徒然在形式上講,精神反會生出流弊。我每每聽見那些無知少年,說甚麼我改了裝,坐東洋車,車夫格外跑得快些。有個說我改了裝,走起路來,中國人都避我。照這兩句話擴充起來,養成崇拜外人之心還是小事,還要養成倚仗外人欺壓同種的性質呢。涓涓不厭成為江河,君子所以有杜漸防微之戒。我輩當此道德淪亡的時候,倘有絲毫關切時事之心,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都不可不謹慎的。”

牖民道:“照你這樣說,你是個謹守繩尺的君子,我還敢恭維。若說是能改良社會,我卻不敢附會,須知此刻中國的萬事萬物都應該改革。譬如一所舊房子,已經東傾西圮的了,若不是通身拆卸,重新起造,徒然換一兩根庭柱,是斷乎收拾不好的。”若愚笑道:“這個譬喻,在初發出來時卻新穎可喜,到了現在也是老生常談了。你既然說這個,我也就這個上麵說去。譬如我這房子,是住宅房子,一家老少都這樣住慣的了。此刻因為他傾圮了,要翻造,然而也得要照住宅房子的樣式改起來,方才合用。總不能改一所門口向天的房子,也不能改一所沒有門口的房子。這且不必說,住宅房子總不能改作廟宇,廟宇總不能改作廁所,廁所總不能改作衙門,衙門總不能改作店鋪。【眉】廁所不能改衙門,而今日衙門比廁所還臭;衙門不能改店鋪,而今日衙門受賄起來,比店鋪利錢還多。寫來一笑。總而言之,是各有各用,亦即是各有各習慣的緣故,不能一說改,便胡亂都可以改的。”牖民笑道:“拆了中國房子,改一所外國洋房住住,豈不舒服?”若愚道:“這個隻能作笑話說,也可以作遁詞聽。若說改良社會,一切都要學外人,我卻斷斷不讚成。”

牖民道:“你處處不讚成學外人,又不主張改裝,請教你此刻穿的可是中國衣服?”若愚大笑道:“這一句話,又是談革命的無聊之談。中國自三代以來,曆代衣冠,都有改革,請教一定要穿中國衣服,應遵何代?若說漢官威儀,應遵漢代,難道漢以前都是夷狄?明太祖得了天下,衣冠一遵唐製,請教他中間隔了宋元三四百年,他那一隻眼睛看見過唐代衣冠來?不過複了紗帽圓領,得其大意罷了。至於現在的衣冠,不錯,是滿洲裝束,然而二三百年來,久已成了習慣。我戴的是中國天,履的是中國地,讀的是中國書,講的是中國理。況且二三百年來,滿洲人全都被了中國的教化,變成漢人一樣了。不信你看各處駐防的旗人,差不多全都不懂滿洲話的了。我既生長在這個地方,這個時代,祖父相傳下來的習慣如此,我就何妨把他作中國衣冠看呢?近來所稱有誌之士,我看每每於實際上不甚著意,倒是那無關得失的形式上、習慣上處處齗齗以爭,殊屬無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