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吳趼人全集.社會小說集.上》(7)(1 / 1)

第六回 坐鎮雄關驚聞噩耗蕩除小醜喜遂良緣

那位白馬將軍近日統領大軍鎮守蒲關,有人從河中府回來,傳說張君瑞已到,卻在普救寺中住著,不來相見,心中疑惑,不知是甚意思。本想專著人去迎請,卻因日來丁文雅失政,縱兵劫掠人民,將軍聞知大怒,便要興師剿滅。爭奈虛實未的,不敢造次。昨日又差探子打探去了。

這日早膳過後,開放轅門,剛剛升帳,隻見外邊捉進一個奸細。將軍見他相貌不像奸細,便喝問道:“兀那和尚,你是那裏做奸細的?”那人道:“俺是普救寺的僧人,名叫惠明。今有孫飛虎作亂,將半萬賊兵圍住寺門,要劫已故崔相國的小姐去做壓寨夫人。有個姓張的客人,寫了封信,教俺送到這裏。將軍請看!”說著,雙手將書呈上。將軍命左右把他放了,惠明叩了個頭,起來站在一旁。將軍拆書一看,隻見上麵寫著:同學小弟張珙頓首再拜奉書君實仁兄大人大元帥麾下:自違國表,寒暄再隔,風雨之夕,念不能忘。辭家赴京,便道河中,即擬覲謁,以敘間闊,路途疲頓,忽遘采薪,昨已粗愈,不為憂也。輕裝小頓,乃在蕭寺。幾席之下,忽值弄兵。故臣崔公,身後多累,持喪聞戒,暫僦安居。何期暴客,見其粲者,擁眾五千,將逞無禮。誰無弱息,遽見狼狽,有勝憤懣,便當甘心。自恨生平,手無縛雞,區區微命,真反不計。伏惟仁兄,仰受節鉞,專製一方,咄叱所臨,風雲變色。夙承古人,方敘召虎,信如仁兄,實乃不愧。今弟危逼,不及轉燭,仰望垂手,非可言喻。萬祈招搖,前指河中,譬如疾雷,朝發夕到。使我涸鮒,不恨西江;崔公九原,亦當銜結。伏乞台照不宣。張珙再頓首拜。二月日書。

杜將軍看了書信,勃然大怒,便對惠明道:“既然如此,我就傳命。和尚,你先回去,我星夜便來。比及你到寺裏時,多敢我已捉了這賊子了!”惠明道:“寺中十分緊急,大人是必疾來!”將軍道:“那個自然。”惠明拜辭將軍,先回去了。

當下杜將軍立刻傳令,點起人馬,星夜起發,直指河中。前隊離寺尚有半裏路程,孫飛虎的士卒早已聞信。他們怕的就是這位白馬將軍,如今忽然聽得這位將軍從天而下,一個個嚇得屁滾尿流。也不聽孫飛虎的約束,一窩蜂的趕到杜將軍的軍前,卸甲投戈,伏地叩首,口稱:“爺爺饒命,悉憑爺爺發落!都是孫飛虎的主意,不幹我們事的。”杜將軍見他們自願歸順,便傳下軍令,上將孫飛虎一人梟首號令;其餘不願當兵的,聽憑歸農;願的,開報花名,聽候安插。發落已畢,安下營寨。自己輕裝便服,帶了幾名心腹家將,便到寺中訪問張生。

寺中夫人和鶯鶯翹盼回音,正在焦急。張生道:“山門外馬蹄聲響,敢是我哥哥到了。”說著,果然有人叫門。張生命人開門瞧著,果是杜將軍到了。張生連忙整衣出迎,夫人也在堂前恭迓。杜將軍和張生握手廝見,張生道:“自別台顏,久失誨教。今日見麵,乃如夢中。”將軍道:“正聞行旌,近在鄰治,不及過訪,萬乞恕罪。”當下夫人向前,也與將軍施禮相見。夫人道:“孤寡窮途,自分必死。今日之命,實蒙再造。”將軍道:“狂賊跳梁,有失防禦,致累受驚,敢辭萬死。如今賊眾已降,賊首已戮,也可稍贖罪愆了。但是敢問賢弟,因甚不到我處?”張生道:“小弟賤恙偶作,所以失謁。今日便該隨著仁兄回去,卻又因為夫人昨日許以愛女相配,不敢仰勞仁兄執柯,小弟意思成過大禮,彌月之後,同來叩謝。”杜將軍道:“恭喜,賀喜!既有這樣好事,下官自當作伐。”夫人道:“老身尚有處分。如今特備粗酌,聊為將軍洗塵。”將軍起立道:“既然如此,不勞夫人費心。適間投誠的五千人,下官尚須料理,改日卻來拜賀。”張生道:“本當暢敘,恐妨軍政,不敢久留仁兄,改日定當趨前拜謝。”說著,也站了起來。將軍別了夫人、張生,吩咐起馬。夫人送至簷下,張生直送出門,等到將軍遠去,方才進內。

夫人接著道:“先生大恩,永不敢忘,從今先生休在寺裏下榻,便移來家下書院內安歇。明日略備草酌,著紅娘來請。先生是必光降。”張生唯唯答應。夫人別了張生,回到西院去了。張生便命琴童收拾行李,搬到那邊書院裏去居住。法本送著張生道:“先生得暇,仍到老僧方丈裏來談談。”張生道:“要的要的。”便辭了長老,徑到那邊書院居住,隻等明日佳期。正是:無端豪客傳烽火,巧為襄王送雨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