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聽才知道,修建水泥路的進展十分緩慢。
而且聽說直郡王和八阿哥根本不管事的,修路全是工部在做,但……工部直接說沒人沒錢!
崔雪滿簡直要氣死了!
得到消息的當天,崔雪滿就給四爺出了主意:修路立碑。
將路段承包給想要留名出名的富戶商戶,每個路段立碑以表彰。
胤禛當時聽了很是意動,但是嘛,這大清又不是他當家做主!沒轍!
之後崔雪滿又了解了一下牛痘,胤禛表示過完了年就有一年實驗期了,到時候他會親自為她請功。
額,咱也不是貪圖那點子功勞,就是天花確實駭人聽聞嘛!
早一點叫全大清百姓種上牛痘,就早一點去除天花病毒的致死概率嘛!
——崔雪滿如是厚顏無恥地想。
再接著就是蒸汽機的應用——蒸汽紡織機。
胤禛特地帶崔雪滿去莊子上親眼看了蒸汽紡織機織布的樣子,很是震撼。
畢竟崔雪滿也是第一次見啊!
但胤禛也說了,這東西肯定不能放出去。
其一,那些商人得到了蒸汽紡織機,肯定會直接舍棄大量的織工,到時候肯定會出亂子。
其二,胤禛很明顯地察覺到,康熙壓根就不想任何一個兒子出風頭!
這事兒關乎民生與自身,一不留神就會造成大禍,不是天下動蕩就是胤禛無了。
也是隻能靜待時機的“發明”。
崔雪滿並沒有很失望,尤其在知道四爺還在往深裏研究的時候,她可太開心了!
講真的,她對這些硬科技是真的隻知道隻言片語,她絞盡腦汁想半天也想不出來也是很難受啊!
要知道,直至如今,青黴素和青蒿素還在難產呢!
而且四爺有錢有權,給他辦事的工匠都是大匠,研究起來比崔雪滿的草台班子容易多了、快多了。
崔雪滿也認清了現實,她這腦子,就沒裝理工科知識。
於是崔雪滿的目光就從搞發明移到了開啟民智的道路上。
這也是當初那本《萬物圖鑒》給崔雪滿的啟發。
因為崔雪滿發現,《萬物圖鑒》這本冊子,銷量竟然逐月上漲,甚至是幾倍數地跳。
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冊子已經火了,火到了天南海北。
那些走南闖北的行商們,不管是做什麼生意的,隻要來京城,都會買上幾百本,一路走一路散。
買這冊子的人也身份各異,但大多數都是貧苦人家,行商也賺不了幾個錢,但卻能贏得一路好人緣。
一路好人緣,這就很足夠了。
與此同時,還帶動了一些筆墨紙硯的銷量。
畢竟很多人沒能念書,都是因為找不到老師、交不起束脩,這年代的私塾可不是誰都能進去識文斷字的。
而若是去掉束脩,買一些筆墨紙硯的錢還是能省下來的。
對於此,崔雪滿就萌生了開私塾的想法——
哎呀,想想吧,以後她崔大善人就是崔校長,多得勁兒啊!
這簡直是天下第一等有成就感的事了!
崔雪滿已經能幻想到整個大清都遍布著她開的私塾!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