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你給朕生了一個好兒子啊。”看著楊妃,郭誌昌大笑了一聲,接著笑嗬嗬的說道,顯然心情極好。
“謝陛下稱讚。”聽到郭誌昌的話,楊淑妃先是躬身行了一禮,接著笑嗬嗬的對郭誌昌說道:“殿下可莫怪臣妾愚鈍,臣妾還真的不知道殿下為何這般高興,莫不是因為照兒。”一聽到郭誌昌提到自己的兒子,楊妃首先想到的就是郭照了,郭睿平時老老實實的在這皇宮之中,若是她楊妃還能有哪個兒子讓郭誌昌這般高興,那就也隻有郭照了、
“哈哈,你說的,可不就是因為照兒。”聽到楊妃提到郭照,郭誌昌臉上的笑容更勝,那對郭照的喜愛更是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的,此時的郭誌昌哪還有什麼皇帝的威嚴,完全像是一個慈愛的父親。
“陛下,那你可要給臣妾說說,照兒又做出來什麼讓殿下如此高興的事情了。”聽到郭誌昌如此的稱讚郭照,楊妃顯然也是十分高興,接著便拉著郭誌昌的胳膊,用著撒嬌的語氣說道。雖然郭照這些日子一直在齊都,但是因為郭照的事情極多,又不在這皇宮中居住,所以就是楊妃見到郭照的次數也是極少,這一聽郭誌昌稱讚郭照,楊妃自然是高興的緊,也想從郭誌昌的口中聽聽自己的兒子又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
“嗬嗬,照兒他啊,怕是那孩子又寫了一首鎮國詩詞,我剛才感覺到自己玉璽中的國運竟然又增長了一些,除了照兒以外,我還真想不到在齊國有誰能有這個才學,做出一首鎮國詩來。”說完這話,郭誌昌也不禁嗬嗬的笑了兩句,那個傻樣看起來倒還真不像是一個皇帝。
看到郭誌昌這麼高興,楊妃的心裏也十分高興,一方麵是因為郭誌昌的心情,而另一方麵而為自己的兒子自豪,一想到自己那個完美無缺的孩子,楊妃心裏就極為高興,在一想郭照的婚約定在五月初,還有不到兩個月,這楊妃的美眸也跟著彎成了月亮。
“陛下,雜家有要是稟告。”正當楊妃也準備跟郭誌昌再閑聊兩句的時候,一個尖銳的聲音劃破了這尚書房內的甜蜜,郭誌昌和楊妃兩人聽到這聲音後,渾身氣勢也是一遍,不再像是慈愛的父母,又回到那個齊國皇帝和楊淑妃該有的氣勢。
“是,蘇立信麼,若有事兒進就來說話吧。”一聽到那個聲音,郭誌昌壓低了自己的聲音,接著清了清嗓子說了一句,這個叫蘇立信的是郭誌昌身邊兒的老人兒了,可以說是郭誌昌最信任的幾個人,雖然這個家夥是個太監,但是大總管也是個厲害人物不是。
一進尚書房,蘇立信先是對著郭誌昌和楊妃一跪,說了一堆皇帝萬歲,楊妃千歲的話後,在郭誌昌眼神的示意下,這臉上才掛著笑容起來,接著笑嗬嗬的對郭誌昌說道:“陛下,今天天有異象,乃是大吉之兆啊。”
“哦,說來聽聽。”
看著蘇立信那全身都好像笑開花的模樣,郭誌昌也心裏也跟著更高興了,接著好奇的問了一句。
“微臣鬥膽請陛下和娘娘移駕尚書房外,便能看到這異象。”看著郭誌昌,蘇立信還是那副笑嗬嗬的模樣,叫人根本討厭不起來。
“好。”很明顯郭誌昌今天的心情不錯,再加上聽蘇立信說有大吉之兆自然更是開心,嘴了吐了一個字後,便走出了這尚書房。剛一出來,郭誌昌一抬頭便看到了天空上的那條金色的天路和那天路盡頭好似若隱若現的書山。
“這,這是。”看到這一幕,郭誌昌好像想到了什麼,再一聯想自己今天玉璽的異樣,頓時知道這金色的天路是誰弄出來的了,當即心裏也是有些哭笑不得,心裏暗暗罵道,自己這個兒子什麼都好,就是太容易惹事兒,讓他換個身份去國子監老老實實的學習,也能弄出這麼大的陣仗。
相比皇宮和齊都這邊兒的無厘頭震驚,國子監這邊兒可是都炸開了鍋,此時跑的最歡的當然是祭酒大人和監丞大人了,還有一大堆學子跟在這兩位大人的後麵兒,這時候凡是在國子監的學生看到那天空中的異象,哪裏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一個個的眼中都充滿了不可置信,他們不敢相信,有生之年竟然遇到這樣的事情。
“金鍾三顫,金鍾三顫啊,這是鎮國詩詞才有的征兆,到底是哪位才子做出來了鎮國詩篇,不行我要趕快去看看。”此時監丞輔國明顯是有些激動過頭了,這老頭現在的狀態都有點兒像是一個瘋子,不過速度倒是很快,這麼一會兒的時間已經到了山腳下了。